小中风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要紧,它是缺血性脑卒中重要预警信号,有发展为脑梗死风险且影响生活质量,不同人群有特点及应对方式,老年人高发需密切监测控制基础病,中青年要排查特殊病因,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需改生活方式,有病史人群要重视,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以降低严重并发症风险。
小中风医学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要紧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虽然症状可能在24小时内完全缓解,但它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预警信号。
一、潜在风险方面
发展为脑梗死的风险:有研究表明,约1/3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会在短期内发生脑梗死,尤其是在首次发作后的90天内风险较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脑部局部血流短暂中断,已经对脑组织造成了一定的损伤,若不及时干预,很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永久性的脑梗死,导致患者出现偏瘫、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即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症状很快缓解,但患者在发作时可能会出现头晕、肢体无力、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困扰。例如,患者可能在行走时突然出现肢体无力而摔倒,无法正常进行日常的活动。
二、不同人群的特点及应对
老年人:老年人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高发人群,由于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下降、血管壁增厚、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因素,更容易发生脑部的缺血事件。老年人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恢复相对较慢,而且再次发作脑梗死的风险更高。所以对于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mmHg以下(能耐受者可进一步降低),严格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mmol/L以下等。
中青年:中青年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与某些特殊因素有关,如血管畸形、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心脏疾病(如房颤、卵圆孔未闭等)。中青年患者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全面排查病因。例如,对于有房颤的中青年患者,需要评估抗凝治疗的必要性,因为房颤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脑梗死,抗凝治疗可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对于有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介入治疗等。
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吸烟、大量饮酒、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风险较高。这类人群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坚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等。例如,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快走、慢跑等运动,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
有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有脑血管疾病病史、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需要更加重视。比如既往有脑梗死病史的患者再次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提示脑血管病变仍在进展,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加强二级预防措施。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规律服药,定期复查,密切关注神经系统症状的变化。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疾病,无论是哪种人群,一旦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症状,如突然的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视物成双、头晕等,都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降低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