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样改变治疗需谨慎选择方式,先明确诊断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病理性的根据病因治疗,物理治疗有并发症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治疗后要观察创面恢复、禁止性生活和盆浴;特殊人群如妊娠期、有生育需求及合并其他疾病的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治疗方式选择需谨慎
1.明确诊断前提:宫颈糜烂样改变只是一个临床征象,可为生理性改变,也可为病理性改变。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多见于青春期、生育年龄女性雌激素分泌旺盛者、口服避孕药或妊娠期,由于雌激素的作用,鳞柱交界部外移,宫颈局部呈糜烂样改变;病理性改变可见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早期子宫颈癌。所以在治疗前需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HPV检测,以排除宫颈病变。对于无症状的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通常无需处理;对于病理性的宫颈糜烂样改变则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子宫颈上皮内瘤变需根据分级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早期子宫颈癌则需行手术等治疗。
2.治疗方法选择:如果是病理性宫颈糜烂样改变需要治疗时,不同情况治疗方法不同。如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有可能自然消退,可定期随访观察;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和Ⅲ级,需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等综合考虑,可采用宫颈锥形切除术等。而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微波等也是治疗宫颈糜烂样改变的常用方法,但物理治疗可能会引起术后出血、宫颈狭窄、不孕等并发症,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例如,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在选择物理治疗时需谨慎,因为物理治疗可能会对宫颈的弹性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分娩过程。
二、治疗后的护理要点
1.创面恢复观察:治疗后会有阴道分泌物增多,甚至有大量水样排液,术后1-2周脱痂时可有少许出血。要注意观察阴道分泌物的量、颜色、气味等情况,如果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味、出血量多于月经量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一般在术后1个月左右要复查,了解创面愈合情况。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恢复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年轻患者代谢旺盛,恢复相对可能较快,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而年龄较大者可能恢复相对缓慢,更要密切关注创面恢复。
2.禁止性生活和盆浴:治疗后创面尚未完全愈合期间(通常为2-8周)应禁止性生活、盆浴和阴道冲洗,防止感染影响创面愈合。性生活可能会刺激创面,导致出血、感染等情况,盆浴和阴道冲洗可能会将外界病原体带入阴道,引发感染。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性生活活跃者,更要强调严格遵守禁止性生活的时间要求,以促进创面良好愈合。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出现宫颈糜烂样改变时,一般不进行治疗,因为妊娠期宫颈的生理变化较多,治疗可能会对妊娠造成不良影响,如引起流产、早产等。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和HPV检测,监测病情变化,待产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治疗。
2.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在治疗宫颈糜烂样改变时,要充分考虑生育需求。如前面提到的物理治疗可能会对宫颈产生影响,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谨慎权衡利弊。如果选择手术治疗,要考虑手术对宫颈管的影响,避免术后宫颈管狭窄等情况影响受孕和分娩。
3.合并其他疾病的女性:如果患者合并有其他妇科疾病,如阴道炎等,需要先治疗合并的疾病,再进行宫颈糜烂样改变的治疗。因为阴道炎时阴道内环境不佳,治疗宫颈糜烂时容易导致炎症扩散,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例如合并细菌性阴道炎时,阴道内的细菌可能会在治疗宫颈创面时进入创面周围组织,引起感染加重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