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有经量增多、月经周期缩短等月经改变情况,肌瘤增大到超妊娠大小时可摸到腹部包块,肌壁间肌瘤等会致白带增多,子宫前壁肌瘤压迫膀胱可致尿频尿急等压迫症状,肌瘤红色变性或浆膜下肌瘤蒂扭转等可致疼痛,还可能致不孕或流产,育龄女性需据肌瘤情况评估生育,妊娠期肌瘤可能红色变性需保守或谨慎手术,围绝经期肌瘤可能随雌激素下降萎缩但需定期监测防恶变。
经量增多:是子宫肌瘤较常见的症状,多见于肌壁间肌瘤及黏膜下肌瘤。肌瘤使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并影响子宫收缩,此外肌瘤可能使肿瘤附近的静脉受挤压,导致子宫内膜静脉丛充血与扩张,从而引起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例如较大的肌壁间肌瘤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经期可延长至7-10天甚至更久。
月经周期缩短:黏膜下肌瘤可导致月经周期缩短,原本28-30天的周期可能变为20天左右就来一次月经。
腹部包块
当肌瘤较小时,腹部摸不到包块,当肌瘤逐渐增大,使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时,可从腹部摸到包块。清晨膀胱充盈时,子宫位置上移,更易摸到包块,患者可自觉腹部胀大,伴有下坠感。例如浆膜下肌瘤患者,随着肌瘤增大,可在腹部触及质硬、形态不规则的包块。
白带增多
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带增多;黏膜下肌瘤一旦发生溃疡、感染、坏死时,可产生大量脓性或血性白带,且有恶臭。比如黏膜下肌瘤合并感染时,白带可呈脓血性,量多且有异味。
压迫症状
压迫膀胱:子宫前壁的肌瘤如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尿急。较大的肌瘤可能压迫膀胱导致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例如肌瘤较大的患者,可能出现总是想排尿,但每次尿量不多,严重时无法自行排尿需要导尿。
压迫直肠:子宫后壁的肌瘤可压迫直肠,引起便秘、里急后重感。如肌瘤压迫直肠严重时,可能影响大便的排出,导致排便困难。
疼痛
一般情况下子宫肌瘤患者无疼痛症状,但当肌瘤发生红色变性时,可出现急性腹痛,伴有发热。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此外,肌瘤压迫周围组织、神经等也可引起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等,在经期时由于肌瘤影响子宫收缩,疼痛可能加重。例如浆膜下肌瘤蒂扭转的患者,会突然出现一侧下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不孕或流产
子宫肌瘤可能影响宫腔形态、输卵管开口部位等,从而影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据相关研究,约25%-40%的子宫肌瘤患者存在不孕问题。另外,黏膜下肌瘤可影响胚胎着床,增加流产的风险,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流产率较正常人群高。
特殊人群情况
育龄女性:对于育龄女性,子宫肌瘤可能影响生育,需要根据肌瘤的大小、位置等综合评估病情,必要时可能需要先治疗肌瘤再考虑怀孕。例如有生育需求的黏膜下肌瘤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等方式去除肌瘤以提高受孕几率。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子宫肌瘤可能发生红色变性,此时需要密切观察孕妇症状,一般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如休息、补液等。由于妊娠期子宫血供丰富,肌瘤红色变性时疼痛较剧烈,但大多可通过保守治疗好转,若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但手术可能增加流产、早产等风险,需要谨慎权衡。
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女性子宫肌瘤可能会随着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而逐渐萎缩。但在此期间仍需要定期监测肌瘤情况,因为少数肌瘤可能发生恶变。如果围绝经期女性出现肌瘤短期内迅速增大等异常情况,需要警惕恶变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