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偏瘫老人康复,需从康复训练、日常生活照料、心理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入手。康复训练包括肢体运动训练(不同阶段进行良肢位摆放、被动与主动运动等)和言语训练(发音器官及言语刺激训练,伴认知障碍者结合认知训练);日常生活照料要做好饮食护理(保证营养均衡,吞咽困难者调整食物质地等)和皮肤护理(定时翻身、保持清洁干燥等);心理护理需关注老人情绪变化,给予沟通安慰等;预防并发症要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深呼吸咳嗽、拍背、通风等)和泌尿系统感染(鼓励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等)。
一、康复训练方面
肢体运动训练:对于偏瘫老人,早期应进行良肢位摆放,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如仰卧位时,患侧肩部垫高,上肢伸展,手指伸展;健侧卧位时,患侧上肢向前方伸出,肩关节屈曲约90度,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置于舒适位置;患侧卧位时需注意避免压迫患侧肢体。随着病情稳定,可逐步进行被动运动,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帮助活动瘫痪肢体的各个关节,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每天可进行2-3次,每次每个关节活动10-15次,以维持关节活动度。当老人有一定自主运动能力时,进行主动运动训练,如指导老人进行握拳、伸指、屈肘、伸肘等简单动作,逐渐过渡到坐起、站立、行走等训练,站立训练可借助辅助器具,行走训练需在平衡能力改善后逐步进行。不同年龄的偏瘫老人康复训练的强度和进度应有所调整,年龄较大的老人可能需要更缓慢的进度,同时要关注老人的心肺功能等情况,避免过度疲劳。
言语训练:如果偏瘫老人伴有言语障碍,要进行言语训练。首先进行发音器官的训练,如让老人练习唇的开合、舌的前伸后缩、绕唇等动作,每天训练数次,每次5-10分钟。然后进行简单言语刺激,如教老人说简单的字词、短语,从单字开始,逐步过渡到短句、长句。对于有认知障碍的偏瘫老人,言语训练需要结合认知训练同步进行,以提高训练效果。
二、日常生活照料方面
饮食护理:保证偏瘫老人的饮食营养均衡,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对于有吞咽困难的老人,要注意食物的质地,避免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误吸。可将食物制成糊状,便于老人吞咽。对于能自主进食的老人,要帮助其保持正确的坐姿,防止呛咳。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基础疾病调整饮食,如患有糖尿病的偏瘫老人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
皮肤护理:由于偏瘫老人长期卧床或活动不便,皮肤容易受压,发生压疮。要定时为老人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避免拖拉,防止擦伤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老人擦拭身体,尤其是容易出汗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等。对于骨骼突出部位,可使用气垫床或减压垫,减轻局部压力。
三、心理护理方面
关注情绪变化:偏瘫老人往往会因为身体功能的障碍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家属要多与老人沟通交流,了解老人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可以陪老人看电视、听音乐、回忆过去美好的事情等,转移老人的注意力,缓解其不良情绪。对于情绪较为严重的老人,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四、预防并发症方面
肺部感染预防:鼓励老人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训练,定时为老人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对于卧床老人,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泌尿系统感染预防:鼓励老人适量饮水,增加排尿量,起到自然冲洗尿道的作用。保持会阴部清洁,定期更换尿袋(如果有留置导尿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