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是牙龈缘向牙根方向退缩致牙根暴露,与多种因素相关,非手术治疗包括控制菌斑(所有人群需保持良好口腔卫生,有全身性疾病者要控制基础病)和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有牙石菌斑者需洁治术,儿童老人洗牙有特殊注意事项),手术治疗有牙龈瓣移植术(适用牙龈萎缩严重情况,青少年和成年患者术后有不同注意事项)和引导组织再生术(用于牙周病致牙龈萎缩者,老年和年轻患者术后有不同维护要求),无论哪种治疗方式都需定期复查,医生会据复查结果调整方案或给口腔保健指导。
一、牙龈萎缩的基础认知
牙龈萎缩是指牙龈缘位置向牙根方向退缩,导致牙根暴露的现象。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牙周病,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物长期堆积,引发牙周组织炎症,进而破坏牙周支持组织,致使牙龈萎缩;不良的刷牙习惯,如用力横刷牙齿,会损伤牙龈和牙体组织,引起牙龈萎缩;还有年龄增长、正畸力不当、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等因素也可能参与牙龈萎缩的发生发展。
二、非手术治疗方法
(一)控制菌斑
对于所有人群: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关键。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可选择刷毛软硬适中的牙刷,采用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同时,使用牙线或牙缝刷等辅助清洁工具,清除牙齿邻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对于儿童,家长应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监督并指导正确刷牙;对于老年人,要考虑其手部灵活性等问题,可选择便于操作的口腔清洁工具。
针对有全身性疾病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会加重牙龈炎症,进而影响牙龈萎缩的治疗效果。控制血糖后,有利于口腔局部炎症的控制,减缓牙龈萎缩进展。
(二)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对于有牙石、菌斑的患者,需要进行洁治术(洗牙),通过超声波洁牙机等设备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石和菌斑,减轻牙龈的炎症,为牙龈恢复创造条件。对于儿童,洗牙时要注意安抚其情绪,避免造成心理阴影,同时要选择合适的洁牙设备参数,避免对儿童娇嫩的牙龈和牙齿造成过度损伤;老年人洗牙时要关注其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洗牙前需做好评估,洗牙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防止出现不适。
三、手术治疗方法
(一)牙龈瓣移植术
适用情况:当牙龈萎缩较严重,影响美观或有进一步加重风险时可考虑。通过手术将健康的牙龈组织瓣移植到萎缩的部位,覆盖暴露的牙根。对于青少年患者,牙龈瓣移植术要考虑其牙龈的生长潜力,术后要注意口腔卫生维护,促进牙龈瓣与周围组织的愈合;成年患者则要根据其口腔整体状况和需求来评估手术效果,术后要遵循医生的嘱咐进行护理,如避免食用过硬、过烫的食物等。
(二)引导组织再生术
利用生物膜等材料引导牙周组织再生,包括牙龈组织的再生,以恢复牙龈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对于患有牙周病导致牙龈萎缩的患者,该手术可以帮助重建牙周组织,阻止牙龈进一步萎缩。在老年患者中,要考虑其身体的耐受性和术后恢复能力,术后要加强口腔护理,定期复查;对于年轻患者,要注重术后的长期维护,以保证手术效果的持久性。
四、定期复查与维护
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式,患者都需要定期复查。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医生会检查牙龈的恢复情况、口腔卫生状况等,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或给予进一步的口腔保健指导。对于儿童,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牙龈问题并进行干预,保障其口腔健康发育;老年人定期复查则可以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牙龈相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