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掉智齿好处有预防智齿相关疾病包括冠周炎及避免邻牙受损、改善口腔咬合关系、提升口腔清洁效率,弊端有术后短期不适如疼痛肿胀、张口受限,影响咀嚼功能及可能出现干槽症、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孕妇拔智齿需在怀孕4-6个月期间,老年人拔智齿后需更注意护理,儿童时期无智齿拔除问题。
一、拔掉智齿的好处
1.预防智齿相关疾病
预防智齿冠周炎:智齿萌出不全时,牙冠周围软组织与牙齿之间形成盲袋,容易积存食物残渣和细菌,引发智齿冠周炎。智齿拔除后,消除了盲袋这个细菌滋生的场所,可有效预防智齿冠周炎的反复发作。例如,有研究表明,拔除经常引发冠周炎的智齿后,患者冠周炎的发病频率显著降低。
避免邻牙受损:部分智齿生长位置不正,如向前倾斜生长,会对相邻的第二磨牙造成挤压,导致第二磨牙远中面发生龋坏,甚至松动。拔除智齿后,可防止邻牙进一步受损,保护牙齿的整体健康。
2.改善口腔咬合关系
对于一些因智齿存在而导致咬合紊乱的情况,拔除智齿后,能够使牙齿的咬合关系恢复正常,有助于改善咀嚼功能,提高咀嚼效率。比如,当智齿的存在破坏了正常的上下牙咬合接触时,拔除智齿后,牙齿可以重新建立起稳定、协调的咬合关系。
3.提升口腔清洁效率
智齿位置特殊,清洁起来相对困难,容易积聚菌斑、结石等。拔除智齿后,口腔内的清洁难度降低,更有利于保持口腔的卫生,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风险。
二、拔掉智齿的弊端
1.术后短期不适
疼痛肿胀:拔牙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肿胀,一般在术后1-2天较为明显。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止痛药物来缓解。肿胀通常会在3-5天逐渐消退,但对于一些创伤较大的智齿拔除,肿胀消退时间可能会延长。例如,低位阻生智齿的拔除创伤较大,术后肿胀和疼痛的反应可能更强烈。
张口受限:拔牙后由于局部疼痛、肿胀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张口困难,影响进食和语言功能。一般来说,这种张口受限会在肿胀消退后逐渐恢复,大多在1周左右基本恢复正常,但也有少数患者恢复时间较长。
2.影响咀嚼功能
在拔牙后的短期内,由于一侧牙齿缺失,会影响患侧的咀嚼功能。患者可能会出现咀嚼效率下降,不敢用患侧咀嚼食物等情况。不过,随着伤口的愈合和对侧牙齿的代偿性咀嚼,一般在1-2个月后,咀嚼功能可逐渐恢复,但可能无法完全恢复到拔牙前的水平。
3.可能出现并发症
干槽症:这是拔牙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主要表现为拔牙窝内血凝块脱落,骨创面暴露,出现剧烈疼痛,疼痛可向耳颞部放射,一般在术后2-3天出现。干槽症的发生与拔牙创伤、感染等因素有关,一旦发生需要及时处理。
出血:拔牙后一般会有少量渗血,但如果出现活动性出血,可能需要再次就诊进行处理。出血的原因可能是局部止血不彻底、患者血压波动等。
感染:虽然发生感染的概率相对较低,但如果术后口腔卫生不佳,或者患者自身抵抗力较低,可能会发生伤口感染,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疼痛加重等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特殊人群方面,孕妇需要谨慎考虑智齿拔除,一般建议在怀孕的4-6个月期间进行拔除,因为在怀孕早期拔牙可能会引起流产,怀孕晚期拔牙可能会导致早产。对于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拔牙后恢复相对较慢,需要更加注意术后的护理,如保持口腔清洁、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等,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儿童时期一般智齿还未萌出,不存在智齿拔除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