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皮肤真菌感染有多种症状,包括剧烈且可能夜间加重的瘙痒;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等多种形态的皮疹,分布与感染范围有关;长期感染可致皮肤增厚、皲裂;女性患者白带增多且可呈白色豆腐渣样、伴有异常气味等。
表现:外阴皮肤真菌感染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剧烈瘙痒,患者往往会不自觉地搔抓外阴部位。这种瘙痒感通常较为严重,夜间可能会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例如,有研究表明,约70%-80%的外阴皮肤真菌感染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瘙痒症状。
影响因素:真菌在外阴皮肤定植繁殖过程中会刺激局部神经末梢,引发瘙痒感觉。不同个体对外阴皮肤真菌感染的瘙痒感受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可能瘙痒症状更为明显,因为其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较弱,对真菌刺激的反应更强烈。同时,处于特殊生理时期的女性(如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外阴局部环境改变,也可能使瘙痒症状加重。
皮疹
外观表现:可出现多种皮疹形态。常见的有红斑,表现为外阴皮肤出现界限清楚的红色斑块,颜色可从淡红到鲜红不等。还可能出现丘疹,即小的隆起性病变,直径一般小于1厘米,可散在或密集分布。有时候会形成水疱,水疱大小不一,内含有清亮或浑浊的液体。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脓疱,脓疱周围常伴有红晕。例如,在显微镜下观察外阴皮肤真菌感染的皮损组织,可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侵犯皮肤组织,导致皮肤细胞的炎症反应,从而形成上述多种皮疹表现。
分布特点:皮疹的分布通常与真菌的感染范围有关,一般多发生在大阴唇、小阴唇、阴阜等部位,可单侧分布,也可双侧对称分布。如果患者搔抓后可能会导致皮疹扩散,使感染范围扩大。对于儿童患者,外阴皮肤真菌感染引起的皮疹可能相对较为局限,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也可能逐渐蔓延。儿童由于皮肤较为娇嫩,搔抓后皮疹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可能更容易出现皮肤破损、糜烂等情况。
皮肤增厚、皲裂
皮肤增厚:长期的外阴皮肤真菌感染,炎症刺激会导致外阴皮肤的角质层增生,进而出现皮肤增厚的现象。触摸时可感觉外阴皮肤较正常皮肤粗糙、增厚,质地变硬。例如,经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发现,增厚的皮肤中表皮层增厚,细胞排列紊乱等改变。
皮肤皲裂:在皮肤增厚的基础上,由于皮肤弹性降低,外阴皮肤可能会出现皲裂,表现为皮肤出现裂隙,可深达真皮层,引起疼痛,尤其是在行走、摩擦时疼痛加剧。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由于其外周神经病变等因素,外阴皮肤真菌感染后更容易出现皮肤增厚、皲裂的情况,因为糖尿病患者的皮肤营养状况可能较差,皮肤修复能力减弱,同时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真菌生长繁殖,进一步加重皮肤损害。
分泌物异常
白带改变:女性患者可能出现白带增多的情况,白带的性状可发生改变。正常情况下白带是清晰、透明或略带白色、量适中的,而外阴皮肤真菌感染时,白带可呈白色豆腐渣样,这是因为真菌在阴道内大量繁殖,菌丝体与脱落的上皮细胞等混合形成这种特征性的白带。例如,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白带中存在大量的真菌菌丝和孢子。
气味变化:部分患者的白带可能伴有异常气味,如出现腥臭味等。这是由于真菌代谢产物以及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的。不同个体的分泌物异常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对于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局部环境改变,外阴皮肤真菌感染引起的分泌物异常可能更为明显,而且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妊娠期用药需要谨慎,要综合考虑胎儿的安全等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