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一大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血常规检查可能出现多种异常,包括白细胞计数可增多或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可增多或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出现贫血、血小板计数可增多或减少,且血常规异常不一定患淋巴瘤,需结合多种检查综合判断,发现血常规异常且有可疑淋巴瘤表现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白细胞计数异常
白细胞增多:部分淋巴瘤患者可能出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例如,在霍奇金淋巴瘤中,约20%-30%的患者可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通常是中性粒细胞增多。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可能刺激骨髓造血,导致中性粒细胞等白细胞前体细胞的异常增殖或释放。对于儿童淋巴瘤患者,白细胞增多同样可能出现,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是否与淋巴瘤相关。
白细胞减少:有些淋巴瘤患者会出现白细胞计数降低。这可能与肿瘤细胞浸润骨髓,影响正常造血干细胞的功能有关,导致白细胞生成减少。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也可见到这种情况,尤其是当疾病进展到较晚期,骨髓受累较明显时,更容易出现白细胞减少。对于老年淋巴瘤患者,本身骨髓造血功能可能相对较弱,若合并淋巴瘤导致的白细胞减少,需更加密切关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淋巴细胞计数异常
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瘤患者常伴有淋巴细胞的异常,其中淋巴细胞增多较为常见。例如,在某些B细胞淋巴瘤中,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且可能出现异形淋巴细胞。这是因为肿瘤性淋巴细胞大量增殖并释放入外周血。对于儿童淋巴瘤患者,淋巴细胞增多也可能是淋巴瘤的表现之一,需要结合淋巴结肿大等其他体征进一步排查。
淋巴细胞减少:少数淋巴瘤患者可能出现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这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广泛浸润骨髓等部位,抑制了正常淋巴细胞的生成,或者是机体免疫功能在肿瘤的影响下出现紊乱导致淋巴细胞消耗等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淋巴瘤患者,如本身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淋巴细胞减少可能会加重感染等风险。
血红蛋白异常:部分淋巴瘤患者会出现贫血,表现为血红蛋白降低。这可能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一方面肿瘤细胞浸润骨髓,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另一方面,淋巴瘤患者可能存在慢性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可抑制骨髓造血,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和发育,从而导致贫血。在老年淋巴瘤患者中,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的贫血风险因素,如营养状况不佳等,若合并淋巴瘤导致的贫血,贫血症状可能会更明显,需要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状况,必要时可考虑相关的支持治疗。
血小板计数异常
血小板增多:少数淋巴瘤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计数增高。其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释放一些促血小板生成的因子有关,刺激骨髓巨核细胞增殖,导致血小板生成增多。对于年轻淋巴瘤患者,出现血小板增多时需排除是否为淋巴瘤相关的异常表现。
血小板减少:淋巴瘤患者也常发生血小板减少。这可能是因为肿瘤细胞浸润骨髓,抑制巨核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或者是存在免疫性因素,体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在儿童淋巴瘤患者中,血小板减少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需要密切观察皮肤瘀点、瘀斑等情况,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儿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避免剧烈活动等。
淋巴瘤患者血常规出现异常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但血常规异常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患有淋巴瘤,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淋巴结超声、CT等)、病理活检等多种检查手段来综合判断。如果发现血常规异常,尤其是伴有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消瘦等可疑淋巴瘤的表现时,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