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松动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牙周炎(牙菌斑等致牙龈炎症破坏支持结构,不同年龄段及特殊时期女性易患,有相应表现)、外伤(外力撞击等致松动,有外伤史及不同程度表现)、咬合创伤(不正常咬合致牙齿受过大咬合力,有夜磨牙等习惯者易患,有相应表现)、根尖周炎(牙髓感染扩散致根尖周炎症,龋齿等可引发,有特定表现)、颌骨疾病(颌骨囊肿、肿瘤等致松动,不同年龄可发病,有相应表现),发现牙齿松动需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对应治疗,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很重要。
一、牙周炎
1.成因:是导致牙齿松动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牙菌斑、牙结石等长期堆积,引发牙龈炎症,炎症逐渐向深部牙周组织蔓延,破坏牙周膜、牙槽骨等支持结构。例如,长期口腔卫生不良的人群,牙菌斑堆积容易诱发牙周炎。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患病,一般年龄越大,患牙周炎的概率相对越高,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口腔卫生维护可能不如年轻时到位,且身体抵抗力可能会有一定下降。女性在生理期、孕期等特殊时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也更容易患牙周炎,进而出现牙齿松动。
2.表现:除牙齿松动外,还伴有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溢脓等症状。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牙齿松动度逐渐增加。
二、外伤
1.成因:牙齿受到外力撞击等外伤情况时可导致松动。比如运动时不慎摔倒碰撞到牙齿,或进食时咬到硬物等。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儿童在玩耍时容易出现外伤导致牙齿松动,成年人在意外事故中也较常见。
2.表现:有明确的外伤史,牙齿松动程度因外伤严重程度而异,轻者仅有轻微松动,重者可能明显松动甚至移位。同时可能伴有牙齿疼痛、牙龈肿胀等症状。
三、咬合创伤
1.成因:不正常的咬合关系使牙齿承受过大的咬合力,从而引起牙齿松动。例如牙齿排列不齐、有夜磨牙习惯、错颌畸形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咬合创伤。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生概率不同,有夜磨牙习惯的人相对更容易出现咬合创伤,比如一些压力较大、有夜间磨牙习惯的成年人。
2.表现:牙齿松动同时可能伴有咬合时疼痛,咀嚼功能受到影响,牙齿可能出现不均匀的磨耗等情况。
四、根尖周炎
1.成因:牙髓感染扩散到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炎,炎症刺激导致牙齿松动。常由龋齿未及时治疗发展而来,也可能是外伤等因素引起牙髓感染所致。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龋齿若未及时处理容易引发根尖周炎,成年人也可能因龋齿或外伤等导致。
2.表现:牙齿有浮出感,咀嚼时疼痛明显,松动度一般相对较轻,但也有个别严重情况松动较明显,同时可伴有牙龈红肿、根尖部压痛等症状。
五、颌骨疾病
1.成因:颌骨的某些疾病也会影响牙齿的稳固性导致松动,如颌骨囊肿、肿瘤等。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患颌骨疾病,比如颌骨囊肿在儿童和成年人中都有发病可能,肿瘤则各年龄段均可发生。
2.表现:除牙齿松动外,可能伴有颌骨部位的肿胀、疼痛,面部外形可能出现改变,还可能影响咀嚼、语言等功能。
如果发现牙齿松动,应及时就医,通过口腔检查、X线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牙周炎需要进行牙周系统治疗,包括洗牙、龈下刮治等;外伤导致的牙齿松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固定等处理;咬合创伤则需要调整咬合关系等。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于预防牙齿松动非常重要,如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应重视口腔卫生维护,儿童在家长帮助下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成年人也要坚持保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