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不同年龄段均可得病,生活方式不健康及有基础疾病者风险高;非药物干预包括改善生活习惯(避免刺激、调整饮食)和环境调节(保持空气清新湿润、积极治疗鼻腔鼻窦病变);药物干预有局限性,只能缓解症状难根治,儿童、孕妇、老年患者用药需特殊考虑,目前主要靠非药物干预控制症状、减少复发,必要时可适当用药缓解,药物不能根治,不同人群需选合适干预方式。
一、慢性咽炎的定义与现状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程长,症状易反复发作。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如急性咽炎反复发作、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饮酒,过度用嗓等)、鼻腔鼻窦病变分泌物刺激、过敏因素等。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患病,生活方式不健康者及有相关基础疾病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改善生活习惯
1.避免刺激因素
对于吸烟人群,吸烟产生的尼古丁、焦油等物质会持续刺激咽部黏膜,加重炎症。应严格戒烟,同时尽量避免接触二手烟环境。饮酒过量会使咽部血管扩张,加重黏膜充血,所以要限制饮酒量,最好做到戒酒。过度用嗓人群,如教师等职业者,要合理安排用嗓时间,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用嗓,工作间隙适当休息,可通过轻声哼唱等方式让咽部肌肉得到放松。
2.调整饮食
饮食上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像橙子、菠菜等,维生素C等成分有助于增强咽部黏膜的抵抗力。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烫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对咽部黏膜造成直接的刺激,加重咽部不适症状。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减轻咽部消化负担。
(二)环境调节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非常重要。干燥的空气会使咽部黏膜水分流失,加重炎症。可以使用空气加湿器,将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40%-60%左右较为适宜。对于有鼻腔鼻窦病变的患者,要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因为鼻腔鼻窦的分泌物倒流至咽部会持续刺激咽部,引发慢性咽炎。例如,患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鼻窦内的脓性分泌物会不断流到咽部,长期刺激就容易导致慢性咽炎反复发作,所以需针对鼻窦炎进行规范治疗,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改善鼻腔炎症,必要时可能需手术治疗。
三、药物干预的局限性与特殊情况
(一)药物种类及作用
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可清洁咽部,减轻炎症反应。还有含片,如西瓜霜含片等,能起到局部消肿止痛的作用。但药物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很难完全根治慢性咽炎。对于一些过敏因素引起的慢性咽炎,可能会使用抗组胺药物等,但药物治疗只能在发病时控制症状,一旦诱发因素存在,仍有复发可能。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慢性咽炎时,由于其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使用需格外谨慎,应优先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通过改善生活环境、调整饮食等方式来缓解症状。孕妇患慢性咽炎时,用药需更加慎重,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更倾向于通过调整生活习惯等非药物方式来处理,如保持室内合适湿度、清淡饮食等。老年患者患慢性咽炎时,要考虑其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选择治疗方式时要综合评估,比如有些老年患者同时患有心脏病等,在使用药物时需考虑药物对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
慢性咽炎目前很难完全根治,主要通过非药物干预措施来控制症状、减少复发,在必要时可适当使用药物缓解症状,但药物不能起到根治作用,不同人群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干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