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生活方式包括减少噪声暴露、保证充足睡眠、调整饮食,耳部保健按摩有揉搓耳廓、按压耳周穴位,心理调节有放松训练,自我疗法可辅助缓解耳鸣但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详细检查评估并进一步治疗。
一、调整生活方式
1.减少噪声暴露
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会加重耳鸣。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接触噪声。例如,年轻人如果经常去迪厅等高分贝场所,应减少此类活动。可使用耳塞等防护用品在噪声环境中进行防护。
对于有耳鸣病史的人,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远离工厂车间等高噪声工作环境,如果无法避免,也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降低噪声对耳朵的影响。
2.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整体机能,包括耳部的血液循环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需要保证合理的睡眠时间。一般成年人建议7-9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的睡眠时间相对更长,婴儿需要12-16小时,幼儿11-14小时,学龄儿童10-13小时。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改善耳鸣。对于有睡眠障碍的耳鸣患者,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进行放松训练等方式来改善睡眠质量,进而可能缓解耳鸣症状。
3.调整饮食
某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耳鸣,应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咖啡因会刺激神经系统,可能影响耳部的血液循环。酒精也会对耳部神经等产生不良影响。
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维生素B族对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例如维生素B12等,坚果中富含的锌等矿物质对耳部健康也有一定益处。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在饮食调整上需要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儿童应保证营养均衡,避免挑食,以获取足够的营养来支持耳部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老年人则要注意饮食的易消化和营养均衡,适当增加对耳部有益的营养物质的摄入。
二、耳部保健按摩
1.揉搓耳廓
用双手掌心面对耳廓,轻轻揉搓,先从前向后揉搓耳廓正面,再从后向前揉搓耳廓背面,每次揉搓1-2分钟。通过揉搓耳廓可以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以进行。儿童进行耳部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大引起不适;老年人的皮肤相对较薄,揉搓时更要轻柔。
2.按压耳周穴位
可以按压听宫穴、听会穴、翳风穴等耳周穴位。以听宫穴为例,听宫穴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用手指轻轻按压这些穴位,每个穴位按压10-15秒,重复3-5次。不同年龄人群在按压穴位时要注意根据自身耳部的敏感度调整力度,儿童和老年人可能需要更轻柔的按压。
三、心理调节
1.放松训练
对于耳鸣患者,尤其是长期耳鸣的人,心理压力可能会加重耳鸣症状。可以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次深呼吸持续5-1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可以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来缓解心理压力。儿童在进行放松训练时可以由家长引导,通过简单的呼吸引导让孩子放松身心;老年人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中自行进行深呼吸放松。
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从头到脚依次紧张和放松各个肌肉群,先紧张面部肌肉,然后是颈部、肩部等,每次紧张肌肉持续5-10秒,然后放松1-2分钟。通过这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身体的紧张状态,从而减轻耳鸣带来的心理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自我疗法只能起到辅助缓解耳鸣的作用,如果耳鸣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耳部检查和相关的医学评估,以明确病因并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