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有贫血、发热、出血、浸润等相关症状。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等,因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抑制正常造血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发热常见,因正常粒细胞减少致免疫力下降易继发感染,部位多样;出血因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有皮肤黏膜、鼻腔牙龈等出血,严重可内脏出血;浸润表现包括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骼关节疼痛(儿童下肢重、成人胸骨压痛)、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儿童多见,有颅内压增高等表现)、其他器官浸润(如睾丸无痛性肿大、口腔牙龈增生肿胀等)。
一、贫血相关症状
(一)一般表现
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抑制了正常造血,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出现贫血。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都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表现。儿童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精神萎靡;女性患者可能在月经周期中出现经量改变等情况。例如,研究发现约90%以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占据骨髓空间,影响了正常造血干细胞的功能,使得红细胞生成素分泌相对不足,进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
二、发热相关表现
(一)发热原因及特点
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热较为常见,其发热原因主要是正常粒细胞减少,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继发感染。发热可表现为低热,也可呈高热,体温可达到38℃以上。不同年龄段患者发热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发热时可能更易出现精神状态改变,如烦躁不安等;老年患者发热可能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感染部位多样,可累及呼吸道、泌尿系统、口腔等。据统计,约50%以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发热症状,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这与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受白血病影响有关。
三、出血症状表现
(一)出血部位及表现
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会出现出血症状。皮肤黏膜出血表现为瘀点、瘀斑,常见于四肢;鼻腔、牙龈出血较为常见,儿童患者可能在玩耍时因磕碰后出血不易止住;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过多。严重时可出现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呕血、黑便,颅内出血则是较为凶险的情况,可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一般来说,血小板计数越低,出血风险越高,约70%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在病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其中血小板低于20×10?/L时,出血倾向明显增加。
四、浸润相关症状
(一)肝脾淋巴结肿大
白血病细胞浸润可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可在腹部触及,质地一般中等;浅表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儿童患者可能因颈部淋巴结肿大而被家长发现。不同年龄患者肿大的程度可能不同,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肝脾淋巴结肿大较为常见,约有70%-80%的患者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在肝脾淋巴结等部位增殖浸润所致。
(二)骨骼和关节浸润
患者可出现骨骼和关节疼痛,儿童患者较为明显,表现为下肢骨骼疼痛,可类似生长痛,但程度更重,有时可影响行走;成人患者也可出现胸骨压痛,这是急性白血病较有特征性的表现之一,胸骨压痛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及骨膜,刺激神经末梢引起。
(三)中枢神经系统浸润
多见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出现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颅内压增高表现,也可伴有脑神经麻痹等症状,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通过血液循环浸润到中枢神经系统,占据空间,影响脑脊液循环等。
(四)其他器官浸润
白血病细胞还可浸润睾丸、口腔等部位,睾丸浸润多见于男性儿童及青年,表现为睾丸无痛性肿大;口腔浸润可出现牙龈增生、肿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