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包括术前评估与拍X线片、开髓、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充填步骤,术前需沟通并准备患牙,术中要规范操作与控根管长度,术后要观察患牙、给修复建议及复诊随访。
一、根管治疗步骤
(一)术前评估与拍摄X线片
1.临床检查:医生会先对患者患牙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了解患牙的症状、龋坏程度、牙髓活力等情况。例如,通过视诊观察牙齿的颜色、形态,叩诊检查牙齿对叩击的反应等。
2.X线片拍摄:拍摄患牙的X线片,以明确根管的数目、形态、长度以及根尖周组织的情况,这对于制定准确的根管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比如,可以通过X线片观察根管是否有弯曲、根尖周是否有阴影等异常情况。
(二)开髓
1.定位患牙:根据口腔检查和X线片结果,确定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患牙位置。
2.开髓操作:使用高速牙钻打开髓腔,暴露牙髓。开髓的位置和洞形要根据患牙的解剖特点来确定,以能够顺利进入根管为原则。例如,前牙的开髓洞形通常在舌面,后牙则在牙合面。
(三)根管预备
1.根管探查:用根管探针等器械探查根管口,确定根管的走向。
2.根管疏通与锉扩:使用不同型号的根管锉对根管进行逐步的疏通和扩大。首先用较细的根管锉开始,逐渐换用更粗的锉,将根管预备成一定的形状,以利于后续的根管消毒和充填。这个过程要遵循根管的解剖形态,避免过度预备损伤根尖周组织。比如,要根据根管的弯曲程度选择合适的器械和操作方法。
(四)根管消毒
1.药物放置:在根管内放置具有消毒作用的药物,如氢氧化钙糊剂等。药物可以杀灭根管内的残余细菌,为根管充填创造无菌环境。药物放置的时间一般根据患牙的情况而定,通常为1-2周。
(五)根管充填
1.充填材料选择:常用的根管充填材料有牙胶尖和根管糊剂。牙胶尖具有较好的封闭性,根管糊剂可以辅助固定牙胶尖并增强封闭效果。
2.充填操作:将调制好的根管糊剂涂在根管壁上,然后将剪好长度合适的牙胶尖缓慢插入根管内,达到工作长度,最后用热牙胶垂直加压等方法进行严密充填,确保根管被完全封闭,防止细菌再次侵入。
二、注意要点
(一)术前
1.患者沟通:要向患者根管治疗的过程、预期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等,让患者充分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特别是对于儿童患者,要以温和的方式进行沟通,缓解其紧张情绪。
2.患牙准备:如果患牙有炎症,在治疗前可能需要先进行适当的抗炎处理,如口服抗生素等,以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二)术中
1.操作规范:在开髓、根管预备和充填等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医源性感染。例如,使用消毒后的器械,操作过程中避免唾液等污染根管。
2.根管长度控制:要准确确定根管的工作长度,避免根管预备不足或过度。可以通过X线片结合根管长度测量仪等工具来精确控制根管长度。
(三)术后
1.患牙观察:术后要观察患者患牙的情况,一般建议患者在24小时内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如果患者出现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复诊进行处理。
2.修复建议:根管治疗后的患牙由于失去了牙髓的营养供应,脆性增加,一般建议患者在根管治疗完成后尽快进行牙冠修复,如佩戴烤瓷冠或全瓷冠等,以保护患牙,恢复其咀嚼功能。对于儿童患者,更要及时进行修复,因为儿童的患牙还在发育过程中,长时间不修复可能会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和咀嚼功能。
3.复诊随访:告知患者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复诊随访,一般根管治疗后1-3个月要进行复查,拍摄X线片观察根尖周组织的愈合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