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可按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还可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为0型(有蒂黏膜下肌瘤,完全突出宫腔,蒂在肌壁内)、I型(无蒂黏膜下肌瘤,向肌层内生长≤50%)、II型(无蒂黏膜下肌瘤,向肌层内生长>50%)、III型(浆膜下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IV型(肌壁间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不同分型的肌瘤在各年龄段女性中的表现及对身体的影响等情况不同,处理方式也需综合多因素考虑。
一、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型
1.肌壁间肌瘤
此类肌瘤位于子宫肌壁间,周围被肌层包围,是最常见的类型。其对子宫肌层的影响较为广泛,可引起子宫形态的一定改变,但由于周围有肌层组织,在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下可清晰看到肌瘤与肌层的界限。从年龄角度看,各年龄段女性都可能发生,育龄期女性相对更常见,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相关,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压力大等可能影响内分泌,增加发病风险。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肌壁间肌瘤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等,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对妊娠的影响。
2.浆膜下肌瘤
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突出于子宫表面,由浆膜层覆盖。若肌瘤仅有一蒂与子宫相连,称为带蒂浆膜下肌瘤,蒂部扭转时可引起急性腹痛。该类型肌瘤在超声等检查下可见肌瘤向子宫外突出的部分。不同年龄女性均可发生,其发生与子宫肌层本身的结构及激素等因素有关,对于老年女性,若肌瘤无明显症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观察等处理方式,而育龄期女性若浆膜下肌瘤较大,可能影响盆腔内其他器官的关系等。
3.黏膜下肌瘤
肌瘤向子宫黏膜层生长,突出于子宫腔,表面由黏膜层覆盖。此类肌瘤易引起月经改变,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因为其位于宫腔内,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等。各年龄段女性都可能出现,对于年轻女性有生育需求的,黏膜下肌瘤可能影响胚胎着床,导致不孕或流产等情况,需要及时评估和处理。
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型
1.0型
为有蒂黏膜下肌瘤,肌瘤完全突出于宫腔,蒂在肌壁内。在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下可清晰看到肌瘤与宫腔的关系,蒂的情况也能明确判断。对于此类肌瘤,可通过宫腔镜等手术方式进行处理,不同年龄女性,若为育龄期女性有生育相关问题,需要考虑手术对生育功能的影响等;老年女性若无症状可能观察即可,但需定期复查。
2.I型
为无蒂黏膜下肌瘤,肌瘤向肌层内生长≤50%。其与肌层的关系是部分向肌层生长,在评估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肌瘤向肌层生长的程度等因素。不同年龄女性,年轻女性可能更关注对未来生育等的影响,老年女性则关注肌瘤是否会引起不适症状等。
3.II型
为无蒂黏膜下肌瘤,肌瘤向肌层内生长>50%。该型肌瘤向肌层生长的比例较高,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肌瘤的大小、位置等对子宫功能的影响。对于不同年龄女性,处理方式可能不同,年轻女性可能更倾向于尽量保留子宫功能的治疗方式,老年女性则根据症状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
4.III型
为浆膜下肌瘤,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突出于子宫表面。在评估其对身体的影响时,需要考虑肌瘤的大小、是否引起压迫症状等。不同年龄女性,育龄期女性可能担心肌瘤对妊娠等的影响,老年女性则关注肌瘤是否会发生变性等情况。
5.IV型
为肌壁间肌瘤,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其分型主要依据肌瘤与子宫肌层的具体位置关系等,对于不同年龄女性,处理方式需综合考虑肌瘤的大小、症状等多方面因素,如年轻女性有生育需求时,需要评估肌瘤对生育的影响程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