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脑梗塞后需从多方面护理,饮食上要营养均衡、控制油脂盐分摄入;康复护理要早期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训练并预防并发症;病情监测要密切关注血压血糖;生活方式要适度运动、戒烟限酒;还要注意心理护理,特殊人群需更细心确保居住安全及遵循个体化治疗方案。
一、饮食方面
1.营养均衡:老年人脑梗塞后应保证饮食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维生素C等有助于抗氧化,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而便秘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脑梗塞复发风险。例如,每天应保证摄入300~500克蔬菜,200克左右水果。
2.控制油脂和盐分摄入:减少油脂摄入,避免食用油炸、油煎食品,选择橄榄油、茶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同时要严格控制盐分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因为高盐饮食会使血压升高,不利于病情控制,增加脑梗塞复发几率。
二、康复护理方面
1.早期康复训练: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应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包括肢体运动功能训练、语言功能训练等。对于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可从简单的被动运动开始,如帮助患者活动关节,防止关节僵硬,然后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如指导患者进行坐立、站立、行走等训练,这有助于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对于有语言障碍的患者,要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如发音训练、词汇和语句理解与表达训练等。
2.预防并发症: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定期更换尿管,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帮助患者活动肢体,进行下肢肌肉按摩等,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三、病情监测方面
1.血压监测:密切监测血压变化,老年人脑梗塞后血压波动可能会影响病情,一般将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40~160mmHg,舒张压90~90mmHg左右较为合适,但具体目标应根据患者的基础情况由医生制定。如果血压过高或过低都需要及时就医调整。
2.血糖监测:如果患者有糖尿病史,要严格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等(具体目标需遵医嘱),因为高血糖会加重脑梗塞患者的脑损伤,影响预后。
四、生活方式方面
1.适度运动: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等有氧运动,每次运动时间可从10~15分钟逐渐增加到30分钟左右,每周运动3~5次。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导致血压波动过大等不良情况。
2.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饮酒会使血压升高,增加脑梗塞复发风险,所以老年人脑梗塞后必须戒烟限酒。
五、心理护理方面
老年人患脑梗塞后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家属要多关心患者,给予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树立康复信心。可以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例如,陪伴患者进行一些其感兴趣的活动,转移注意力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衰退,在护理和康复过程中要更加细心。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要确保其居住环境安全,消除障碍物,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同时,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病情监测和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对各种干预措施的反应,遵循医生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