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即维护口腔卫生、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手术治疗有牙龈瓣移植术、引导组织再生术,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控血糖、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多学科协作,还需不同人群定期复查。
一、基础治疗
1.口腔卫生维护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和治疗牙龈萎缩的基础。成年人应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选择软毛牙刷,采用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儿童由于手部协调能力有限,家长应帮助其刷牙,选择适合儿童的含氟牙膏,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有吸烟习惯的人群,吸烟会加重牙龈炎症,导致牙龈萎缩进展,应尽量戒烟;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会促进牙龈炎症,需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牙龈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从而影响牙龈萎缩的治疗效果。通过有效清除牙菌斑、软垢等,可减轻牙龈炎症,阻止牙龈萎缩进一步加重。
2.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对于有牙结石的患者,需要进行洗牙(龈上洁治),去除龈上的牙结石;对于有龈下牙结石的患者,需要进行龈下刮治,彻底清除龈下的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不同年龄的人群对洗牙和刮治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进行相关操作时需更加轻柔。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洗牙和刮治可能会导致出血不止,需在病情稳定后谨慎操作。通过去除这些局部刺激因素,可改善牙龈的炎症状态,为牙龈恢复创造条件。
二、手术治疗
1.牙龈瓣移植术
适用于牙龈萎缩较严重,牙龈组织量不足的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的操作和术后恢复有所不同。儿童进行牙龈瓣移植术时,要考虑其生长发育对牙龈组织的影响,术后需密切观察牙龈的愈合情况。成年人则相对恢复较快,但也需要遵循术后的护理要求。该手术通过移植健康的牙龈组织瓣来覆盖萎缩的牙龈区域,增加牙龈的厚度和宽度,改善牙龈萎缩的外观和功能。
2.引导组织再生术
利用生物膜等引导材料,引导牙周膜细胞等向根面生长,形成新的牙周组织,包括新的牙槽骨和牙龈组织。对于有牙周炎导致牙龈萎缩的患者,该手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糖尿病患者进行该手术时,由于其愈合能力相对较差,术后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糖,加强口腔护理,以促进手术部位的愈合。不同年龄的患者在术后的恢复过程中,年龄较小的患者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要注意避免口腔感染等情况。
三、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1.糖尿病患者
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是关键。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如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因为高血糖会持续影响牙龈组织的代谢和修复,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牙龈萎缩治疗中牙龈组织的恢复。例如,通过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使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等。
2.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对于患有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牙龈萎缩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在治疗牙龈炎症等问题时,要考虑到血液系统疾病对口腔治疗的影响,如出血倾向等。需要在血液科医生的评估和配合下进行口腔治疗,根据患者的血液指标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口腔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四、定期复查
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的患者都需要定期复查。儿童每3-6个月复查一次,观察牙龈的发育和口腔卫生维护情况;成年人一般每6-12个月复查一次,了解牙龈萎缩的恢复情况以及口腔内其他组织的健康状况。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牙龈萎缩的治疗效果能够持续维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