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周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甲周部位的良性赘生物好发于任何年龄青少年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手指手背等甲周部位初起针尖大小丘疹渐扩大至豌豆大或更大表面粗糙角化明显呈灰黄污黄或污褐色境界清楚周围绕角质环去除表面角质层可见小黑点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受压撞击时可能疼痛可通过体格检查初步判断不典型病例需病理检查明确治疗有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不宜物理治疗者可用药物治疗预防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皮肤破损增强免疫力。
甲周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发生在甲周部位的良性赘生物。HPV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进入上皮细胞内复制、增殖,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从而引起皮肤良性赘生物。
发病特点
好发人群: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少年和免疫功能低下者相对更易患病。儿童的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若接触到HPV病毒,感染甲周疣的风险可能增加;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患有某些基础疾病(像艾滋病等)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由于机体对病毒的清除能力下降,也更容易罹患甲周疣。
好发部位:主要发生在手指、手背等部位的甲周,表现为围绕指甲周围出现的疣状损害。
甲周疣的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初起为针尖大小的丘疹,逐渐扩大至豌豆大或更大,表面粗糙,角化明显,呈灰黄、污黄或污褐色,境界清楚,周围绕以稍高的角质环,若将表面角质层去除,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的小黑点。
伴随症状: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当受到挤压或撞击时可能会有疼痛感觉。儿童由于活泼好动,在玩耍等过程中可能更容易导致甲周疣受到摩擦、撞击,从而引起疼痛不适,影响日常活动。
甲周疣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肉眼观察病变部位的形态、颜色、质地等表现来初步判断是否为甲周疣。例如,观察到典型的围绕指甲周围的粗糙疣状损害,表面有小黑点等特征,初步怀疑甲周疣。
病理检查:对于不典型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病理活检。取病变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在棘层上部和颗粒层可见空泡化细胞,这些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有助于明确诊断。
甲周疣的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冷冻治疗:利用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通过液氮等低温介质接触疣体,使细胞内形成冰晶,破坏细胞结构和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儿童进行冷冻治疗时,要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皮肤,避免过度冷冻导致损伤过大,治疗后要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激光治疗:用激光的高能量烧灼疣体,使其碳化、脱落。激光治疗相对精准,但儿童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恐惧而不配合,需要家长在治疗前做好安抚工作,治疗后要注意创面护理,避免感染。
药物治疗:对于不宜采用物理治疗的患者,可使用药物治疗,如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等,但儿童使用药物治疗需要谨慎,因为儿童皮肤更娇嫩,药物可能会引起刺激等不良反应,一般优先考虑相对更安全的物理治疗方法,且药物治疗起效相对较慢。
甲周疣的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部清洁,勤洗手,避免接触HPV病毒。儿童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要督促其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如公共玩具、公共设施等。
避免皮肤破损:尽量避免手部皮肤受到外伤、摩擦等,因为皮肤破损后更容易感染HPV病毒。儿童在玩耍时要注意保护手部,避免碰撞、擦伤等。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儿童来说,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并鼓励其进行适合的户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甲周疣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