擤鼻涕有血丝可能由局部黏膜干燥损伤、炎症累及鼻腔血管、鼻部其他潜在问题诱发、全身性疾病局部表现等原因导致,局部黏膜干燥损伤是因感冒时鼻腔黏膜炎症及频繁擤鼻涕致其干燥脆弱毛细血管易破,应对措施为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频繁用力擤鼻、用生理盐水喷鼻;炎症累及鼻腔血管是因感冒病毒感染致鼻腔黏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应对措施为积极治疗感冒;鼻部其他潜在问题诱发是因感冒可能诱发本身存在的鼻部潜在问题如鼻黏膜溃疡等出血,应对措施为感冒痊愈后仍有需及时就医检查;全身性疾病局部表现如血液系统疾病等可能致凝血功能障碍出现此情况,应对措施为怀疑时需进一步做血常规等检查确诊后遵医嘱治疗。
一、局部黏膜干燥损伤
原因分析:感冒时,鼻腔黏膜处于炎症状态,加上频繁擤鼻涕的机械刺激,容易导致鼻腔局部黏膜干燥、脆弱,毛细血管容易破裂出血,从而出现擤鼻涕有血丝但不流鼻血的情况。例如,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患感冒,鼻腔黏膜更容易因干燥而受损。对于儿童来说,由于鼻腔黏膜相对娇嫩,感冒时若室内空气干燥,这种情况可能更易发生;成年人若长期处于空调房间等干燥环境且感冒,也较易出现此现象。
应对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使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左右;避免频繁用力擤鼻涕,可轻轻交替擤鼻,减少对鼻腔黏膜的刺激;可以用生理盐水喷鼻,保持鼻腔湿润,缓解黏膜干燥。
二、炎症累及鼻腔血管
原因分析: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炎症可波及鼻腔黏膜的血管,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会导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擤鼻涕时的压力变化就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现血丝。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感冒病毒感染都可能引发这种鼻腔血管的炎症性改变。比如普通感冒病毒感染后,鼻腔黏膜的炎症进程可能使血管处于脆弱状态。
应对措施:积极治疗感冒,随着感冒病情的好转,鼻腔炎症减轻,血管状态也会逐渐恢复。可以通过多休息、多喝水等一般支持疗法辅助感冒恢复,儿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营养,成年人则要注意休息和饮食均衡以促进身体恢复。
三、鼻部其他潜在问题的诱发
原因分析:虽然感冒是主要诱因,但也不能排除本身存在一些鼻部潜在问题,如轻微的鼻黏膜溃疡等,感冒时的炎症等因素可能诱发其出血。例如,本身有轻度鼻黏膜溃疡的人,患感冒后,炎症刺激等情况可能导致溃疡处出血,表现为擤鼻涕有血丝。这种情况在有鼻部基础疾病史的人群中相对更易出现,比如有过鼻外伤史后恢复但仍有潜在小问题的人患感冒时。
应对措施:如果感冒痊愈后仍有擤鼻涕带血丝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鼻部检查,以排除鼻部潜在的器质性病变。对于儿童,家长要密切观察后续情况,若持续出现需及时带孩子就诊;成年人若自身有鼻部基础病史,更应重视,及时检查明确原因。
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
原因分析: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在感冒时表现为擤鼻涕有血丝,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出现鼻腔黏膜出血。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不能忽视。对于有血液系统疾病家族史或本身怀疑有血液系统问题的人群,感冒时出现擤鼻涕带血丝需警惕。儿童若有不明原因的反复擤鼻涕带血丝,也需要考虑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成年人同样如此。
应对措施:如果怀疑是全身性疾病导致,需要进一步进行血常规等相关检查。儿童检查时要配合好医护人员,成年人则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以明确病因。若确诊为血液系统疾病等全身性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