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不具传染性,由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内部因素有遗传、免疫异常、系统性疾病等;外部因素包括环境(温度湿度、接触过敏原)和生活方式(饮食、生活习惯);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因自身特点易患湿疹,护理时需注意相应事项。
内部因素方面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过敏体质的人群,比如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病史的亲属,那么个体患湿疹的风险可能会增加。这是因为遗传因素会影响皮肤的屏障功能以及免疫系统的调节等。例如,某些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皮肤角质层结构异常,使得皮肤的屏障功能减弱,更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发炎症反应,进而诱发湿疹。
免疫异常:人体的免疫系统在湿疹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比如Th1和Th2细胞失衡,Th2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增强,就会导致机体对一些原本无害的物质产生过度的免疫应答,从而引发湿疹样的炎症反应。例如,在湿疹患者的病变皮肤中,可以检测到Th2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升高,这些细胞因子会促进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导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湿疹的典型表现。
系统性疾病:一些系统性疾病也可能与湿疹的发生相关,如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等。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皮肤的营养代谢会受到影响,皮肤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湿疹等皮肤感染或炎症性疾病。而且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环境也有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进一步加重皮肤的炎症反应。
外部因素方面
环境因素:
温度和湿度: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皮肤有较大影响。过高的温度和湿度可能会导致皮肤出汗增多,汗液的刺激以及皮肤表面微生物的滋生等都可能诱发湿疹。例如,在炎热潮湿的夏季,湿疹的发病率可能会有所升高,因为这种环境有利于真菌和细菌的生长,同时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引发炎症反应。
接触过敏原:接触某些过敏原也容易诱发湿疹。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某些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洗涤剂等)。例如,对尘螨过敏的人,当接触到含有尘螨的灰尘时,就可能引发皮肤的过敏反应,出现湿疹样的皮疹。尘螨的排泄物等成分作为过敏原,会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皮肤出现炎症病变。
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某些食物也可能是湿疹的诱发因素,比如辛辣刺激性食物、海鲜、牛奶、鸡蛋等。对于一些过敏体质的人来说,食用这些食物后可能会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进而诱发湿疹。例如,有些人食用海鲜后会出现皮肤瘙痒、红斑等症状,这可能就是海鲜中的某些蛋白质成分作为过敏原引起的湿疹样表现。
生活习惯: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功能,从而增加湿疹的发病风险。精神压力过大时,人体会分泌一些应激激素,这些激素可能会干扰皮肤的正常代谢和免疫调节,导致皮肤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湿疹。而且长期熬夜会影响身体的生物钟,打乱正常的生理节律,进一步影响皮肤的健康状态。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由于儿童的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患上湿疹。在护理儿童湿疹患者时,要注意保持儿童皮肤的清洁和湿润,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避免让儿童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如某些材质的衣物(如化纤材质)等。同时,要注意儿童的饮食,对于婴儿湿疹患者,母乳喂养的母亲要注意饮食的调整,避免食用可能引起婴儿过敏的食物。对于老年人,由于皮肤的老化,屏障功能减退,也容易发生湿疹,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皮肤的滋润,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刺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