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可能会长肿瘤,肿瘤分良性和恶性。良性肿瘤如皮肤纤维瘤(与皮肤损伤等有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方式中皮肤轻微损伤可能是诱因)、皮脂腺囊肿(因皮脂腺排泄管阻塞形成,青少年多见,面部皮脂腺分泌旺盛且不注意清洁者易患);恶性肿瘤如基底细胞癌(多见于老年人,面部曝光部位好发,长期日光照射等是诱因,50-70岁老年人多发,男性略多,长期户外活动不防晒者风险高)、鳞状细胞癌(多见于老年人,常发于慢性溃疡等基础上,头面部曝光部位,50岁以上多见,男性多,长期紫外线暴露等是诱因)、黑色素瘤(与紫外线照射等有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中老年人多见,过度日光暴露等是危险因素),若脸上有异常肿块等应及时就医检查。
一、良性肿瘤
1.皮肤纤维瘤
成因:可能与皮肤损伤等因素有关,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四肢伸侧等部位,脸上也可能出现,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坚实结节,直径通常1-3厘米,生长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
生活方式影响:日常的生活方式一般不会直接导致其发生,但皮肤的轻微损伤可能是诱因之一,如蚊虫叮咬、轻微擦伤等。
2.皮脂腺囊肿
成因: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好发于头面、背臀等部位,囊肿呈圆形,边界清晰,质地中等硬度,有弹性,表面光滑,与皮肤粘连,中央常见黑色小孔,可挤出白色豆腐渣样内容物。
年龄性别因素:多见于青少年等人群,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
生活方式影响:面部皮脂腺分泌旺盛的人群相对更容易出现皮脂腺囊肿,若不注意面部清洁,会增加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的风险。
二、恶性肿瘤
1.基底细胞癌
成因: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面部曝光部位,如鼻侧、颊部、前额等。病因与长期日光照射关系密切,此外,电离辐射、化学致癌物(如砷剂)、慢性炎症刺激等也可能诱发。初起为局部小结节,表面有鳞片状脱屑或痂皮形成,以后可逐渐增大,形成溃疡,边缘卷起,具有珍珠样外观。
年龄性别因素:好发于50-70岁的老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户外活动、不注意防晒的人群患基底细胞癌的风险较高,例如长期在阳光下工作的农民、渔民等。
2.鳞状细胞癌
成因:多见于老年人,常发生于慢性溃疡、烧伤瘢痕、日光性角化病等病变基础上。好发于头面部曝光部位,如头皮、面部、下唇等。初期为红色硬结,常伴有溃疡、浸润,边缘隆起,质地坚硬,易出血,可伴有疼痛。
年龄性别因素: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紫外线暴露是重要诱因,如长期从事户外工作且未采取有效防晒措施的人;此外,有皮肤慢性炎症、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质等情况的人群风险也会增加。
3.黑色素瘤
成因:可能与紫外线照射、种族(白种人发病率高于有色人种)、遗传因素、皮肤损伤等有关。好发于皮肤,也可见于黏膜等部位,面部也是可能发生的部位。早期表现为色素痣的形态、颜色等发生改变,如色素痣面积增大、颜色不均匀、边界不规则、出现瘙痒、破溃等。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和女性发病情况因具体部位等因素有所不同,一般在皮肤部位男性相对多见。
生活方式影响:过度日光暴露是重要的危险因素,长期户外活动、频繁日光浴等生活方式会增加患黑色素瘤的风险;有家族遗传易感性的人群即使生活方式相对注意,也可能面临较高风险。
如果发现脸上有新出现的肿块、结节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