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有癣通常由真菌感染引起,常见类型有体癣、面癣等,引发原因包括真菌感染因素(皮肤癣菌感染、接触传染源)和自身因素(皮肤屏障功能差、免疫力低下),症状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红斑伴鳞屑、瘙痒,通过真菌镜检和培养诊断,预防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接触传染源、增强免疫力,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常见类型
脸上有癣通常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常见类型有体癣、面癣等。体癣是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以外的皮肤癣菌感染,面癣则是发生在面部的体癣,多由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患病动物而感染。
二、引发原因
(一)真菌感染因素
1.皮肤癣菌感染: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可侵犯面部皮肤,当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时,容易受到这些真菌的侵袭。例如,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皮肤的抵抗力下降,就更易被皮肤癣菌感染而出现癣。
2.接触传染源:与患有癣病的人或动物密切接触,如一起玩耍、共用毛巾等,都可能接触到致病真菌从而引发脸上长癣。比如家中有宠物患有癣病,若亲密接触宠物后不注意手部清洁再接触脸部,就可能导致脸部感染真菌出现癣。
(二)自身因素
1.皮肤屏障功能差:婴幼儿皮肤较薄嫩,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相对成人更容易出现脸上长癣的情况;成年人如果皮肤过于干燥、患有湿疹等皮肤疾病导致皮肤屏障受损,也会增加真菌感染长癣的风险。
2.免疫力低下:长期患有慢性疾病、营养不良、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此时身体抵御真菌的能力减弱,容易感染真菌出现脸上有癣的状况。比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免疫力降低,皮肤容易受到真菌侵袭引发癣。
三、症状表现
脸上有癣一般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红斑,红斑上有鳞屑,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例如体癣初起为红色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继而形成有鳞屑的红色斑片,境界清楚,边缘不断向外扩展,中央趋于消退,形成环状或多环状。面癣的症状与体癣类似,但发生在面部,可能会影响外观,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四、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脸部的症状表现,结合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来确诊。真菌镜检是在病变部位刮取皮屑,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真菌菌丝或孢子;真菌培养则是将皮屑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出致病真菌以明确菌种,从而确诊脸上的癣是由哪种真菌引起的。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
(一)预防措施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是面部皮肤,要定期清洁,避免污垢堆积。比如每天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清洁面部,洗完脸后及时擦干水分,保持皮肤干爽。
2.避免接触传染源:尽量避免与患有癣病的人或动物密切接触;如果家中有宠物患有癣病,要及时带宠物就医治疗,并注意宠物的日常卫生,定期给宠物清洁、驱虫等。
3.增强免疫力:对于成年人,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免疫力;婴幼儿则要注意合理喂养,保证营养均衡,促进其健康成长以提高自身抵抗力。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脸部皮肤娇嫩,家长要特别注意其面部清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护肤产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物品接触脸部。如果发现婴幼儿脸部有异常红斑、鳞屑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因为婴幼儿皮肤问题可能发展较快,早期诊断和治疗很重要。
2.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慢性疾病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除了要做好面部皮肤清洁等基础防护外,更要密切关注脸部皮肤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因为这类人群感染真菌后可能病情发展相对较快,需要及时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