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耳鸣可从多方面入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噪声暴露,调整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与矿物质食物摄入并控制咖啡因和酒精,心理调节通过放松训练和转移注意力,耳部按摩如搓耳屏、拉耳垂,中医穴位按摩按压听宫穴(特殊人群需谨慎),自我治疗仅辅助缓解,若耳鸣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检查评估并进一步治疗。
一、改善生活方式
1.规律作息:保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对耳鸣的缓解有帮助。成年人一般需要7-9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可以让身体各系统得到修复,减轻耳鸣带来的不适。对于儿童,不同年龄段睡眠时间不同,婴儿需12-16小时,幼儿11-14小时,学龄儿童10小时左右,保证充足睡眠能促进身体发育,也利于耳鸣改善。长期熬夜会打乱身体生物钟,影响神经功能,加重耳鸣症状。
2.避免噪声暴露:尽量减少处于高分贝环境中,比如避免长时间待在建筑工地、KTV等噪声较大的场所。如果无法避免,可佩戴耳塞等防护用具。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损伤听觉感受器,导致耳鸣加重,不同强度噪声对听力影响不同,85分贝以上噪声长期暴露就可能引发听力损伤和耳鸣。
二、调整饮食
1.增加富含维生素与矿物质的食物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橙子、菠菜等,其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有助于维护内耳神经的正常功能。以维生素B12为例,它对神经髓鞘的合成有重要作用,缺乏时可能影响听觉神经功能。同时,摄入坚果类食物等富含锌、镁等矿物质的食物,锌能参与内耳代谢,镁有助于调节内耳血管张力,对耳鸣缓解有一定帮助。
2.控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过量饮用咖啡、茶以及含酒精的饮品可能会加重耳鸣症状。咖啡因会刺激神经系统,影响血液循环,酒精也会对内耳神经产生不良影响。例如,长期大量饮酒的人更容易出现耳鸣问题,且饮酒后耳鸣可能会加重。
三、心理调节
1.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进行放松训练。深呼吸时,慢慢地吸气,让腹部膨胀,然后缓缓呼气,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冥想则是专注于当下的感受,排除杂念,能帮助减轻因耳鸣带来的焦虑情绪。焦虑情绪可能会使耳鸣症状更加明显,而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焦虑,从而间接改善耳鸣情况。对于儿童,可通过引导式的放松游戏等方式进行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减轻因耳鸣产生的不安。
2.转移注意力:可以通过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来转移对耳鸣的注意力,比如听音乐、阅读、绘画等。选择一些舒缓的音乐,让自己沉浸其中,将注意力从耳鸣上转移开。不同年龄段可选择适合的活动,儿童可以选择拼图、搭积木等活动转移注意力,让他们减少对耳鸣的关注。
四、耳部按摩
1.搓耳屏:用双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耳屏,前后搓动,速度适中,每次搓动100次左右。耳屏处有一些与耳部神经相关的穴位,通过搓动耳屏可以促进耳部血液循环,改善耳鸣症状。
2.拉耳垂:用双手食指和拇指捏住耳垂,轻轻向下拉,拉力适中,每次拉10-20次。拉耳垂可以对耳部的神经和血管产生一定的刺激,有助于耳部气血流通,缓解耳鸣。
五、中医穴位按摩(特殊人群需谨慎)
1.按压听宫穴:听宫穴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用食指或中指按压听宫穴,每次按压1-2分钟,可起到疏通耳部经络的作用。但儿童在进行穴位按摩时需由家长轻柔操作,避免用力不当造成损伤。老年人进行穴位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防止因骨质较脆等原因出现意外。
需要注意的是,自我治疗方法仅能起到辅助缓解耳鸣的作用,如果耳鸣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耳部检查和相关的医学评估,以明确病因并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