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紫癜是原因不明、与血管通透性增加相关、多见于女性的血管性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肢及臀部对称性瘀点瘀斑,一般无其他不适,血小板等一般正常,无需特殊治疗、预后良好但易复发;过敏性紫癜是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由致敏物质致毛细血管通透性等增加引起,任何人群均可发病,儿童及青少年相对多见,除皮肤紫癜外有消化道、关节、肾脏等症状,血小板等一般正常,需避致敏物、抗感染等治疗,大多数预后好,少数紫癜性肾炎预后差,特殊人群有不同需注意的情况。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单纯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出血性疾病,原因不明,可能与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多见于女性,青春期和绝经期女性相对更易发病,可能与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相关,发病机制主要涉及毛细血管壁异常,导致其通透性和脆性增加,从而引起皮肤黏膜出血。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脆性增加,导致出血。致敏物质包括感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食物(如鱼、虾、蟹等)、药物(如抗生素、磺胺类等)、花粉、尘埃等,任何人群均可发病,儿童及青少年相对多见。
二、临床表现
单纯性紫癜: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瘀点、瘀斑,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呈对称性分布,一般无其他不适症状,瘀点、瘀斑可自行消退,但易反复发作,女性在月经期可能会加重。
过敏性紫癜:除皮肤紫癜外,还可出现以下表现。
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腹痛可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呈阵发性绞痛,多见于儿童患者。
关节症状:可出现关节肿痛,多见于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反复性发作,一般不遗留关节畸形。
肾脏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肾脏受累表现,称为紫癜性肾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病情轻重不一,少数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三、实验室检查
单纯性紫癜: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一般正常,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可呈阳性。
过敏性紫癜: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通常正常,部分患者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清IgA可增高,肾脏受累时尿常规可见血尿、蛋白尿等异常。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单纯性紫癜: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排除其他引起紫癜的疾病后诊断,需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鉴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计数减少,凝血功能可有异常,而单纯性紫癜血小板正常。
过敏性紫癜:根据典型的皮肤紫癜、伴或不伴消化道、关节、肾脏受累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需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等鉴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血小板减少,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等有其自身特点,肾小球肾炎一般无皮肤紫癜等表现。
五、治疗与预后
单纯性紫癜: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注意避免外伤,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等,病情可自行缓解,预后良好,但易复发。
过敏性紫癜:首先应避免接触致敏物质,如有感染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皮肤紫癜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等;如有消化道症状可使用解痉药物等;肾脏受累时可根据病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紫癜性肾炎患者预后较差。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过敏性紫癜时需密切关注肾脏等脏器受累情况,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女性患者患单纯性紫癜时需注意月经周期对病情的影响,在月经期要特别注意避免外伤,减少紫癜发作;老年人患单纯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时,要更谨慎评估病情,因为老年人各脏器功能有所减退,在治疗时需考虑药物对脏器功能的影响,且过敏性紫癜时要更仔细寻找可能的致敏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