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晚期有多种相关症状,包括严重贫血致面色苍白等、骨痛及病理性骨折影响行动、肾功能损害出现蛋白尿等、易感染及高钙血症有相应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还有出血倾向及高黏滞血症相关症状,老年患者因自身基础状况更易受这些症状影响且病情更易加重及出现并发症。
骨骼相关症状
骨痛:是常见且突出的症状,多为全身性骨痛,以腰骶部、胸廓、肋骨等处多见。晚期患者骨痛往往较为剧烈,难以忍受,这是由于骨髓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激活因子,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质破坏、溶骨性损害。疼痛可在活动或负重时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使患者长期卧床,进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压疮等。对于老年患者,本身骨骼就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变,骨髓瘤导致的骨痛会使其活动更加受限,生活自理能力大幅下降。
病理性骨折:由于骨质破坏严重,骨骼强度降低,患者轻微外力即可引起病理性骨折,常见于胸腰椎、肋骨等部位。骨折发生后会进一步加剧患者的疼痛和残疾程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且骨折后的治疗也较为复杂,需要长期的康复护理等。
肾功能损害相关症状
蛋白尿:患者可出现蛋白尿,表现为尿液中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这是因为骨髓瘤细胞分泌的异常免疫球蛋白轻链(本-周蛋白)从尿液中排出,损伤肾小管,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从而出现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蛋白尿可能会逐渐加重,若不及时控制,会进一步损害肾功能。对于有基础肾脏疾病或老年患者,肾功能损害可能进展更快,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
肾功能不全:晚期可出现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血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等。患者可出现少尿或无尿、水肿等症状。肾功能不全不仅会加重患者的整体病情,还会影响其他治疗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老年患者本身肾功能储备较差,更容易发生肾功能不全,且一旦发生,预后往往较差。
感染相关症状
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晚期易发生各种感染,常见的有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肺部感染时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泌尿系统感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感染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危及生命。对于免疫功能更弱的老年患者或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的风险更高,且感染后不易控制,需要加强预防和早期识别。
高钙血症相关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这是由于高钙血症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例如,血钙浓度升高可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运动,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对于老年患者,本身消化系统功能就有所减退,高钙血症引起的消化系统症状会使其营养摄入进一步减少,加重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
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乏力、倦怠、精神萎靡、嗜睡,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高钙血症会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传导异常。老年患者对高钙血症的耐受性更差,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会更为明显,且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治疗。
其他症状
出血倾向:部分患者可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出血倾向,这与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等有关。晚期患者血小板生成减少,且骨髓瘤细胞分泌的物质可能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功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血管弹性下降等情况,出血后更不易止血,需要特别关注。
高黏滞血症相关症状:患者可出现头晕、视力模糊、手足麻木等症状,这是由于血液中异常免疫球蛋白增多,导致血液黏滞度增高,血流缓慢,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老年患者本身血液循环相对缓慢,高黏滞血症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心脑血管的供血不足,增加脑梗死、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