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可出现月经周期紊乱(青春期和围绝经期易出现,受生活方式和内分泌疾病病史影响)、月经量异常(包括过多和过少,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月经经期异常(包括延长和缩短,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不规则阴道流血(青春期和绝经后原因不同,受生活方式和病史影响)等表现。
一、月经周期紊乱
表现:正常月经具有相对稳定的周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患者月经周期可提前或推迟,提前可短至21天以内,推迟可长至40天以上,且周期长短无规律可循。例如有的患者原本月经周期为30天左右,逐渐变为20天一次,之后又变为40天一次,毫无规律。
年龄因素影响:青春期患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也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可加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紊乱,使月经周期紊乱情况更明显。
病史影响:有内分泌疾病病史(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的患者,本身内分泌调节就存在问题,更容易出现月经周期紊乱。
二、月经量异常
月经量过多:
表现: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超过80ml,可表现为月经期间大量阴道流血,甚至出现大血块,严重时可能导致贫血等并发症。例如患者以往月经量用1-2包卫生巾即可,现在需要用5-6包甚至更多。
年龄因素影响:青春期患者月经量过多可能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不稳定有关;围绝经期女性月经量过多需警惕子宫内膜病变等情况。
生活方式影响:过度节食等导致营养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影响激素合成,进而导致月经量过多。
病史影响: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容易出现月经量过多。
月经量过少:
表现: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减少,少于20ml,月经持续时间短,可能仅需少量卫生巾即可。
年龄因素影响:育龄期女性若出现月经量过少,需考虑是否有子宫内膜损伤等情况;青春期女性月经量过少可能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尚未完善有关,但也需排除其他病变。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精神压力大、过度减肥等生活方式可影响内分泌,导致月经量过少。
病史影响:有子宫内膜结核病史的患者,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粘连,引起月经量过少。
三、月经经期异常
经期延长:
表现:月经持续时间超过7天,甚至可达10天以上。例如正常月经持续3-5天,现在持续8-9天。
年龄因素影响:不同年龄阶段原因有所不同,青春期多与内分泌调节不完善有关,围绝经期多与卵巢功能衰退导致的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有关。
生活方式影响: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等生活方式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导致经期延长。
病史影响:有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病史的患者,可能因肌瘤影响子宫收缩等导致经期延长。
经期缩短:
表现:月经持续时间短于3天。
年龄因素影响:年轻女性经期缩短可能与内分泌波动有关,围绝经期女性经期缩短多与卵巢功能衰退有关。
生活方式影响:过度劳累、寒冷刺激等生活方式可影响子宫血液循环,导致经期缩短。
病史影响:有子宫内膜炎病史的患者,可能因炎症刺激导致经期缩短。
四、不规则阴道流血
表现:在两次月经之间出现阴道流血,或绝经后出现阴道流血等情况。例如在月经周期中间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持续1-2天;绝经后女性突然出现阴道流血,量可多可少。
年龄因素影响:青春期不规则阴道流血多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绝经后女性不规则阴道流血需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等恶性病变。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激素代谢,增加不规则阴道流血的风险。
病史影响:有子宫内膜息肉等病史的患者,容易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