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营养不良在母体方面表现为体重异常(增长过慢提示营养摄入不足)、贫血(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皮肤问题(干燥粗糙等)、免疫力下降(易感冒感染等);在胎儿方面体现为生长发育迟缓(超声指标低于同孕周标准值)、智力发育受影响(缺乏关键营养素如DHA可能致此)、器官发育异常风险增加(如缺乏叶酸增胎儿神经管畸形风险),孕妇应保持均衡饮食、合理作息、定期产检,特殊情况加强营养监测管理,避免盲目补充致新失衡。
母体方面
体重异常:孕妇体重增长异常是孕期营养不良较直观的表现。正常孕期体重增长有一定规律,若体重增长过慢,可能提示营养摄入不足,因为胎儿、胎盘、羊水等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足够营养物质支持,营养不足会影响体重增长;而体重增长过快也可能存在营养不均衡情况,但一般体重过慢更直接关联营养不良。从孕早期开始,孕妇就应关注自身体重变化,定期测量体重并与标准增长曲线对比。例如,孕早期体重增长不明显但在正常范围内尚可,但如果孕中晚期体重持续低于正常增长范围,就需警惕营养不良。
贫血:孕期对铁的需求量增加,若营养摄入中铁不足,易引发缺铁性贫血。孕妇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这是因为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血液携氧能力下降,从而出现上述不适。通过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等指标异常,如血红蛋白值低于正常孕期的参考范围(一般孕妇血红蛋白值应≥110g/L)。
皮肤问题:可能出现皮肤干燥、粗糙、缺乏光泽等情况。这是由于营养不良影响了皮肤的正常代谢和营养供应,皮肤的角质层等结构得不到充足营养物质维持正常状态。例如,缺乏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时,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受到影响,就会出现皮肤相关症状。
免疫力下降:孕妇可能更容易感冒、感染等。因为营养不良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无法有效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例如,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免疫球蛋白等抗体的合成,使孕妇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
胎儿方面
生长发育迟缓: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受到营养供应的限制,通过超声检查可发现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指标低于同孕周正常胎儿的标准值。例如,孕28周时胎儿双顶径应达到约7.24cm左右,如果超声检测值明显低于此值,提示胎儿可能因母体营养不良而生长发育迟缓。这是因为胎儿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都依赖母体供应,营养不足会直接影响胎儿细胞的增殖、组织器官的发育等。
智力发育受影响:有研究表明,孕期母体营养不良,尤其是缺乏某些关键营养素如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等,可能会对胎儿的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虽然具体机制较为复杂,但从大量研究数据来看,营养不均衡的孕期可能导致胎儿出生后在认知、学习能力等方面相对较弱。例如,孕期母体摄入DHA不足,胎儿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可能受到阻碍,影响其未来的智力发展。
器官发育异常风险增加:不同营养素缺乏会影响相应器官的发育,比如缺乏叶酸可能增加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风险,神经管畸形包括无脑儿、脊柱裂等严重的先天性畸形。因为叶酸在胎儿神经管闭合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孕期叶酸缺乏会干扰神经管的正常闭合,导致胎儿出现相关器官发育异常。
对于孕妇而言,孕期应保持均衡饮食,确保各种营养素的充足摄入。在生活方式上要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同时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营养不良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孕妇,如本身有基础疾病影响营养吸收等,更要加强营养监测和管理,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补充,但需严格遵循科学的营养补充原则,避免盲目补充导致新的营养失衡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