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HPV感染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持续感染可致宫颈病变甚至癌,低危型致生殖器疣等。高危型持续感染可观察随访、针对病变治疗,低危型感染致疣可药物或物理治疗。年轻女性免疫活跃但要注意防护,老年女性免疫衰退需重视筛查,免疫低下人群易持续感染需积极治基础病监测病情,均需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及注意相关事项。
一、宫颈HPV感染是什么
(一)定义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病毒,宫颈HPV感染就是指HPV病毒感染了宫颈部位。HPV有多种亚型,根据致病性不同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引发宫颈上皮内病变甚至宫颈癌,低危型HPV感染主要引起生殖器疣等病变。
(二)感染途径
1.性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有性生活的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概率较高,尤其是初次性生活年龄小、性伴侣多的女性感染风险更高。
2.母婴传播:分娩时胎儿通过感染HPV的产道可能被感染。
3.密切接触:少数情况下可通过接触被HPV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二、宫颈HPV感染的治疗
(一)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处理
1.观察随访:大部分女性感染高危型HPV后是一过性的,人体免疫系统可自行清除病毒,一般建议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和HPV检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通常间隔6-12个月复查。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年轻女性,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超过1年以上者需要引起重视,但也不要过度焦虑,因为多数仍可自然清除。
2.针对宫颈病变的治疗
宫颈低级别病变(LSIL):如果合并高危型HPV持续感染,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对于免疫健全的患者,多数低级别病变可自然消退,可继续定期随访观察,同时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等。如果病变持续发展或合并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考虑进行物理治疗,如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通过破坏病变组织来达到治疗目的。
宫颈高级别病变(HSIL):高级别病变具有进展为宫颈癌的潜在风险,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或宫颈锥切术等,切除病变组织,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发展为宫颈癌。
(二)低危型HPV感染的处理
低危型HPV感染主要引起生殖器疣等病变。如果出现生殖器疣,可根据疣体的大小、数量等情况选择治疗方法。较小的疣体可局部使用药物治疗,如鬼臼毒素酊等;较大的疣体可采用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电灼等去除疣体。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避免搔抓等,防止疣体扩散。
三、不同人群宫颈HPV感染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年轻女性
年轻女性免疫系统相对较为活跃,感染高危型HPV后自我清除病毒的概率较高。但初次性生活年龄小的年轻女性感染风险增加,应注意避免过早性生活、减少性伴侣数量等,同时可通过接种HPV疫苗来预防HPV感染,降低患宫颈癌的风险。在感染HPV后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以增强免疫力帮助清除病毒。
(二)老年女性
老年女性免疫系统功能逐渐衰退,感染高危型HPV后病毒清除难度相对较大,发生宫颈病变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老年女性更要重视定期进行宫颈筛查,包括TCT和HPV检测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规范治疗,同时要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有阴道异常出血、排液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群,感染HPV后更容易出现HPV持续感染,发生宫颈病变的概率也更高。这类人群除了要进行常规的宫颈筛查和相应治疗外,还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因为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导致病情进展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