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是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16-25岁左右萌出,存在个体差异,与颌骨关系密切,有智齿冠周炎、邻牙病变、囊肿或肿瘤形成等临床情况,处理方式有观察等待和拔除智齿,出现阻生等不良情况多需拔除,能正常萌出且无不适可观察等待,不同年龄拔除智齿需考虑不同因素,拔除前要检查评估。
一、智齿的定义
智齿是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刚好是第八颗牙齿。一般在16-25岁左右萌出,由于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接近成熟,于是被看做是“智慧到来”的象征,故称它为“智齿”。
二、智齿的生长情况
1.存在个体差异
萌出时间:有些人智齿萌出较早,可能在十几岁就开始萌出;而有些人可能到三十多岁甚至更晚才会萌出,还有部分人终生都不会萌出智齿,这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不同个体的基因决定了牙槽骨的空间和牙齿萌出的时间等情况。
萌出方向:智齿萌出方向多样,有的能正常垂直萌出到口腔内,与对颌牙齿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有的可能部分萌出,成为半埋伏状态;还有的可能完全埋伏在牙槽骨内,或者向近中、远中、颊侧、舌侧等异常方向生长。
2.与颌骨的关系
人类进化过程中,颌骨逐渐变小,而牙齿的大小变化相对较小,这就导致智齿萌出时常常没有足够的空间。如果颌骨空间不足,智齿可能会出现阻生情况,阻生的智齿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影响,比如挤压邻牙,造成邻牙牙根吸收、邻牙松动等问题;还可能引起智齿周围的牙龈组织反复发炎等。
三、智齿相关的临床情况
1.智齿冠周炎
当智齿部分萌出时,牙龈瓣与智齿之间会形成一个盲袋,食物残渣容易嵌塞在盲袋内,加上口腔内细菌的滋生,就很容易引发智齿冠周炎。患者会出现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可伴有张口受限、吞咽疼痛、发热等症状。这种情况在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中较为常见,尤其是那些智齿萌出不全的人群,由于口腔卫生维护不当等因素,更容易诱发智齿冠周炎。
2.邻牙病变
对于向前倾斜生长的智齿,它与第二磨牙之间容易形成食物嵌塞,长期的食物嵌塞会导致第二磨牙发生龋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第二磨牙的牙周组织病变。这种情况在口腔检查中较为常见,通过口腔X光片可以清晰看到智齿与邻牙的关系以及邻牙的病变情况,在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中,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智齿萌出异常时,邻牙病变的风险会增加。
3.囊肿或肿瘤形成
长期存在的阻生智齿可能会引起颌骨囊肿或肿瘤,虽然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会对颌骨造成破坏。例如含牙囊肿,就是由于智齿萌出过程中,滤泡内液体潴留而形成囊肿,这种情况在拍摄口腔X光片时可发现颌骨内有圆形或椭圆形的透光区,囊内含有牙齿。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但在智齿萌出相关病变中相对属于较特殊的情况,与智齿的长期存在以及局部的刺激等因素有关。
四、智齿的处理方式
1.观察等待
如果智齿能够正常萌出,且与对颌牙齿有良好的咬合关系,口腔内也没有不适症状,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观察等待,平时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即可。例如一些老年人,智齿终生未萌出,也没有对口腔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就可以不需要特殊处理。
2.拔除智齿
当智齿出现阻生、经常引发冠周炎、导致邻牙病变、有形成囊肿或肿瘤倾向等情况时,通常需要拔除智齿。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拔除智齿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所不同。年轻人身体状况较好,对手术的耐受性相对较强,但术后恢复也需要注意口腔护理;老年人如果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在病情控制稳定后再考虑拔除智齿,并且术后要更加注意伤口的愈合情况,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在拔除智齿前需要进行口腔X光片等检查,评估智齿的情况以及手术的难度等,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拔除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