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早期有发热特点为可为低热或高热因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致正常造血受抑制免疫力下降易继发感染婴幼儿因免疫系统不完善更易发热;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因白血病细胞排挤正常造血干细胞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年龄小者表现不典型易被忽视;出血倾向有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等因白血病细胞抑制血小板生成或功能异常致凝血障碍剧烈活动或外伤会加重;肝脾淋巴结肿大会有肝脾不同程度肿大、浅表淋巴结肿大因白血病细胞浸润组织器官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骨关节疼痛为四肢长骨、关节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因白血病细胞浸润骨膜等刺激神经年龄小者难准确表达年长儿能较清楚描述出现相关症状家长应重视及时带儿童就医检查。
一、发热
1.特点:儿童白血病早期常出现发热症状,可为低热,也可为高热,体温可波动在38℃-39℃甚至更高。发热的原因主要是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继发感染。例如,有研究表明,约50%以上的儿童白血病患儿在确诊前会有发热表现,感染部位可涉及呼吸道、消化道等多个部位,像呼吸道感染时会出现咳嗽、流涕等症状。
2.与年龄、生活方式的关系:对于婴幼儿,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感染的抵抗能力更弱,发热可能更为频繁且不易消退;在生活方式方面,若儿童经常接触感染源,如身处人员密集且卫生条件较差的环境,也会增加发热的风险。
二、贫血
1.表现:患儿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促等症状。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排挤了正常的造血干细胞,使得红细胞生成减少。一般来说,随着病情进展,贫血会逐渐加重。例如,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水平会低于正常范围,血红蛋白低于90g/L时贫血症状通常比较明显,不同年龄段儿童正常血红蛋白值有差异,如6个月-6岁儿童血红蛋白低于110g/L可考虑贫血。
2.与年龄的关系:年龄较小的儿童贫血表现可能更不典型,容易被家长忽视,因为婴幼儿本身肤色较红润,面色苍白可能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而较大儿童能更明确表达乏力等不适。
三、出血倾向
1.常见部位及表现:可能出现皮肤瘀点、瘀斑,尤其在碰撞后更易出现;还可能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抑制了血小板的生成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比如,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L时,就容易出现出血症状,鼻出血可表现为反复或持续性出血,牙龈出血在刷牙或进食时较易发生。
2.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如果儿童有剧烈活动或外伤等情况,会加重出血倾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儿童受伤,减少出血风险。
四、肝脾淋巴结肿大
1.表现:肝脾可不同程度肿大,在腹部可触及肝脾边缘;浅表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一般质地较硬,无压痛。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浸润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器官所致。例如,约有2/3的儿童白血病患儿会出现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可在疾病早期就被发现。
2.与年龄的关系:不同年龄儿童肝脾淋巴结肿大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婴幼儿由于腹部脏器相对较易触及,肝脾肿大可能更容易被察觉;而对于年长儿,颈部等浅表淋巴结肿大可能更易被发现。
五、骨关节疼痛
1.特点:儿童可能会诉说骨骼、关节疼痛,以四肢长骨、关节为主,疼痛可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浸润骨膜、骨质等,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疼痛。比如,有些患儿会出现膝关节疼痛,影响行走。
2.与年龄的关系: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疼痛部位和性质,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其行为变化,如是否有哭闹、不愿活动等情况;而年长儿能较清楚描述疼痛的关节等部位。
如果儿童出现上述一种或多种症状,家长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带儿童到医院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等相关检查,以便尽早明确诊断,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