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接触过敏原需先确定过敏原(如通过检测明确常见花粉、尘螨等,不同人群接触情况不同)并采取相应避免措施(如花粉季减少外出、室内用净化器等,尘螨过敏者常清洗用品等);鼻腔冲洗用生理盐水等清除过敏原等,可减轻水肿等症状;改善生活环境要控制室内湿度(40%-60%,用加湿器等调节)和通风换气;饮食调整要避免过敏食物、增加有益食物(含维C、维E等);运动锻炼选合适有氧运动(如快走等),频率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注意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相关注意事项。
确定过敏原:可通过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明确过敏原,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不同年龄、生活方式人群接触过敏原的情况不同,例如花粉过敏者在花粉传播季节(如春季、秋季)接触花粉风险高;尘螨过敏者多与居住环境中灰尘较多、卫生条件较差相关。病史方面,有过敏性鼻炎家族史的人群可能更易对某些过敏原敏感。
避免接触措施: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如清晨;室内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密闭良好的窗户等减少花粉进入;对于尘螨过敏者,要经常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使用防螨寝具等。
鼻腔冲洗
原理及方法: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分泌物等。一般使用专门的鼻腔冲洗器,将冲洗液注入一侧鼻腔,使其从另一侧鼻腔流出或从口腔吐出。每天可进行1-2次。不同年龄人群操作时需注意,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协助,选择合适的冲洗压力和冲洗液温度等,以保证舒适度和安全性。
益处:能减轻鼻腔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有研究表明,定期鼻腔冲洗可有效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评分。
改善生活环境
室内湿度控制:保持室内相对湿度在40%-60%较为适宜。过高的湿度易滋生霉菌等,过低则可能使鼻腔黏膜干燥。不同年龄人群居住环境湿度要求类似,但儿童对环境湿度变化更敏感,湿度不适可能加重鼻腔不适症状。可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来调节湿度。
通风换气: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要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鼻腔。对于有过敏性鼻炎的人群,尤其是在季节变化时,通风换气可减少室内过敏原的积聚。
饮食调整
避免过敏食物:如果明确对某些食物过敏,如海鲜、牛奶等,应避免食用。不同年龄人群食物过敏情况不同,儿童常见的过敏食物有牛奶、鸡蛋、花生等,成人可能对海鲜等过敏风险较高。病史方面,有明确食物过敏史的人群需严格规避相关食物。
增加有益食物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它们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能对减轻过敏症状有一定帮助。例如橙子、菠菜等富含维生素C,坚果等富含维生素E。
运动锻炼
选择合适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环境,避免在花粉浓度高或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运动。不同年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需适度调整,儿童可选择相对温和的运动,如跳绳、骑自行车等;成人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强度。
运动频率:每周可进行3-5次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坚持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对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改善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但要注意运动时避免受凉感冒,因为感冒可能诱发或加重过敏性鼻炎症状。
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在自我治疗时,家长要特别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如鼻腔冲洗时要避免儿童呛咳等。孕妇患过敏性鼻炎时,用药需谨慎,应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方法,如上述的避免接触过敏原、鼻腔冲洗等,若症状严重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安全的治疗方式。老年人患过敏性鼻炎时,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因运动导致身体不适,同时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考虑身体的耐受性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