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偏瘫的原因多样,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脑栓塞)、出血性脑血管病(如高血压性脑出血、脑血管畸形)、颅脑外伤(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脑部肿瘤(如原发性脑肿瘤、转移性脑肿瘤)及其他原因(如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不同原因好发人群及发病机制各异,均会损伤脑组织或神经传导通路致偏瘫。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和女性均可发病。动脉粥样硬化使脑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偏瘫。例如,长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危险因素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研究表明,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导致偏瘫的风险显著高于血压正常人群。
脑栓塞: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栓子来源包括心源性(如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病等)、非心源性(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脂肪栓塞等)。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内易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脑血管时,就可能导致脑栓塞进而引发偏瘫,不同年龄段的心房颤动患者都有发生脑栓塞的可能,而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由于心脏瓣膜病变,也容易出现栓子脱落导致脑栓塞。
出血性脑血管病:
高血压性脑出血:长期高血压使脑内小动脉壁发生玻璃样变性或纤维样坏死,血压剧烈波动时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在血压控制不佳的人群中更易发生。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突然升高,就可能引发脑出血,出血部位多在基底节区等,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导致脑组织缺血、水肿,引起偏瘫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脑血管畸形: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如动静脉畸形等。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青少年相对多见。脑血管畸形部位的血管薄弱,容易破裂出血或导致血管狭窄、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偏瘫等症状。
颅脑外伤
交通事故:是导致颅脑外伤的常见原因之一,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中青年男性相对多见。头部受到撞击等外力作用,引起颅脑组织损伤,如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损伤相应的脑组织和神经传导通路,可导致偏瘫。例如,交通事故中头部撞击到硬物,造成颅内出血,血肿压迫脑组织,影响运动功能区,就会出现偏瘫。
高处坠落:多见于建筑工人等从事高危作业的人群,也可见于意外坠落的人群。高处坠落时头部着地或受到其他部位的撞击,造成颅脑损伤,引发偏瘫等症状。坠落的高度和着地部位不同,颅脑损伤的程度和部位也不同,从而对运动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脑部肿瘤
原发性脑肿瘤:如胶质瘤等。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不同类型的肿瘤好发年龄有所差异。肿瘤不断生长,压迫周围脑组织,影响神经功能,导致偏瘫等症状。胶质瘤会浸润性生长,侵犯运动相关的脑组织区域,随着肿瘤体积增大,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和破坏加重,逐渐出现偏瘫等表现。
转移性脑肿瘤: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脑部,肿瘤细胞在脑内生长,破坏脑组织,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多见于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病史的人群,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转移瘤的生长会压迫或侵犯运动相关的脑区,导致偏瘫。例如,肺癌、乳腺癌等容易发生脑部转移,转移至脑部后可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包括偏瘫。
其他原因
感染性疾病:某些颅内感染性疾病,如脑炎、脑膜炎等。病原体感染脑组织,引起炎症反应,损伤神经组织,可导致偏瘫。各种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相对更容易发生感染性脑炎等疾病。例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侵犯脑实质,影响运动中枢,导致偏瘫等神经功能缺损。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等。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神经系统,导致神经髓鞘受损,影响神经传导,出现偏瘫等症状。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病情可呈复发-缓解过程,每次发作都可能导致神经功能进一步损害,引发偏瘫等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