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有全身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包括发热、盗汗、消瘦;局部症状有淋巴结肿大(浅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和结外器官受累(胃肠道、骨髓、皮肤受累相关症状)。
一、全身症状
1.发热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发热类型多样,可为低热,也可为高热。部分患者会呈周期性发热,体温波动较大。从年龄因素来看,儿童患者发热时需更密切观察,因为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不完善,高热可能导致惊厥等不良事件。在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本身有基础疾病,发热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其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等致热物质有关,肿瘤细胞会分泌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2.盗汗
患者夜间或入睡后容易出现盗汗现象,表现为大量出汗。对于老年患者,盗汗可能导致身体虚弱,增加跌倒等风险。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下降,盗汗后身体更易疲劳,平衡能力可能进一步降低。生活方式上,若患者盗汗严重,需要及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出现皮肤感染等问题。盗汗的发生与肿瘤细胞代谢活跃,导致身体消耗增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肿瘤细胞的异常代谢使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从而引起盗汗。
3.消瘦
患者会出现体重下降、消瘦的情况。不同年龄的患者消瘦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生活方式上,消瘦会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变差,免疫力进一步降低。其原因主要是肿瘤细胞生长迅速,大量消耗机体营养物质,同时患者可能因疾病导致食欲减退等,使得摄入的营养不足以满足机体需求,从而出现消瘦。
二、局部症状
1.淋巴结肿大
浅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是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通常是无痛性的,质地较硬,可活动或相互粘连。对于儿童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较为常见,家长可能会首先发现孩子颈部有肿块。在生活方式上,若患者经常接触一些可能致癌的物质,如某些化学污染物等,可能增加患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风险,进而出现淋巴结肿大。其病理基础是肿瘤细胞在淋巴结内大量增殖,导致淋巴结结构破坏,体积增大。
纵隔淋巴结肿大:纵隔淋巴结肿大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如压迫气管可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老年患者,纵隔淋巴结肿大引起的呼吸困难可能会加重其心肺功能负担,因为老年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本身就较差。当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气管时,患者呼吸时气流通过受阻,会出现呼吸急促等表现,严重时可能影响氧气的摄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缺氧等情况。
2.结外器官受累症状
胃肠道受累:可出现腹痛、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血等症状。不同年龄患者胃肠道受累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胃肠道受累时可能影响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吸收。例如,小肠受累时可能导致吸收不良,引起营养不良。其发病机制是肿瘤细胞浸润胃肠道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破坏胃肠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同时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等情况。
骨髓受累:患者可能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出血可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感染则可能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应感染部位的症状。对于老年患者,骨髓受累导致的贫血可能使其更容易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因为老年患者的身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骨髓是造血的重要场所,肿瘤细胞浸润骨髓后,影响正常造血干细胞的功能,导致血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出现上述一系列症状。
皮肤受累:可出现皮肤肿块、结节、溃疡等表现。皮肤受累的患者需要注意皮肤的护理,防止溃疡感染等情况。儿童患者皮肤受累时,家长要更加关注皮肤的变化,因为儿童皮肤相对娇嫩,更容易受到感染。肿瘤细胞侵犯皮肤组织,导致皮肤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改变,形成各种皮肤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