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和后脑勺疼痛的成因及表现多样,肌肉骨骼系统问题有颈部肌肉劳损(长期不良姿势致颈部肌肉僵硬活动痛可放射且休息后缓解再活动不良姿势加重)和颈椎病(随年龄增长颈椎间盘退变等致神经根型等不同类型有相应表现);神经系统问题有枕神经痛(与颈椎病变等有关疼痛部位在后脑勺可放射性质多样)和颅内病变(相对少见但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较严重);其他因素有外伤(有明确外伤史有压痛等表现)、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等有发热等表现)、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等致躯体化症状疼痛随心理状态波动伴心理表现)。
一、肌肉骨骼系统问题
(一)颈部肌肉劳损
1.成因:长期不良姿势是常见原因,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会使颈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若长期背负过重书包,也可能导致颈部肌肉劳损;成年人长期伏案工作、司机长时间保持驾驶姿势等,都易引发颈部肌肉劳损,进而可能牵扯到后背和后脑勺区域疼痛。
2.表现:颈部肌肉有僵硬感,活动颈部时可感觉到疼痛,疼痛可向后背和后脑勺放射,疼痛程度可轻可重,休息后可能有所缓解,但再次活动不良姿势后又会加重。
(二)颈椎病
1.成因: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发生退变是基础因素。此外,颈椎的长期慢性损伤、先天性颈椎发育异常等也可引发颈椎病。对于不同性别,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长期从事特定职业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教师等发病率相对较高。年轻人若长时间低头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2.表现:颈椎病有多种类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较为常见,可出现后背和后脑勺疼痛,同时伴有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脊髓型颈椎病除了有后背和后脑勺疼痛外,还可能出现下肢行走不稳、踩棉花感等;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伴有头晕、心慌等交感神经症状。
二、神经系统问题
(一)枕神经痛
1.成因:可能与颈椎病变、局部炎症、外伤等有关。例如颈椎骨质增生可能压迫枕神经,引发枕神经痛,从而导致后背和后脑勺疼痛。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年轻人可能因颈部外伤等因素引发,中老年人多与颈椎退变相关。
2.表现:疼痛部位主要在后脑勺部位,可向头顶、后颈部及肩部放射,疼痛性质多为刺痛、灼痛,疼痛突发突止,也可呈持续性疼痛。
(二)颅内病变
1.成因:虽然相对少见,但也不能忽视。如颅内肿瘤、脑出血、脑梗死等病变,当病变影响到相关神经结构时,可能会出现后背和后脑勺疼痛。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2.表现:除了后背和后脑勺疼痛外,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病情往往较为严重,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三、其他因素
(一)外伤
1.成因:后背或后脑勺受到外力撞击,如摔倒时头部或背部着地、交通事故等,可能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甚至骨骼损伤,从而引起疼痛。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发生,儿童玩耍时不慎摔倒等情况较常见,成年人因意外事故等引发。
2.表现:有明确的外伤史,受伤部位有压痛,可能伴有局部肿胀、淤血等表现,疼痛程度与外伤程度相关。
(二)感染性疾病
1.成因:如脑膜炎等颅内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脑膜,可引起脑膜刺激征,出现后背和后脑勺疼痛,同时常伴有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均可感染,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相对更容易感染。
2.表现:除后背和后脑勺疼痛外,有发热症状,体温可升高,还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呕吐等表现。
(三)心理因素
1.成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躯体化症状,表现为后背和后脑勺疼痛。不同性别、年龄均可发生,长期处于高压工作或生活环境中的人群更易出现。
2.表现:疼痛多为胀痛、隐痛等,疼痛程度可随心理状态变化而波动,常伴有情绪低落、失眠、烦躁等心理方面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