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能否恢复取决于类型和成因,生理性较难完全恢复,病理性部分情况可控制改善;其恢复方法包括治疗基础疾病如牙周炎等全身性疾病,改善口腔卫生习惯如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牙缝刷,调整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避免不良习惯,定期口腔检查监测进展并处理。
一、牙龈萎缩能否恢复及相关因素
牙龈萎缩能否恢复取决于其类型和成因。生理性牙龈萎缩通常是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一般较难完全恢复到原本状态;而病理性牙龈萎缩,如由牙周炎、不良口腔卫生习惯、不正确刷牙方式等引起的,如果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部分情况可以得到控制甚至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完全恢复到未萎缩前的状态也并非绝对。
二、牙龈萎缩的恢复方法
(一)治疗基础疾病
1.牙周炎相关
若牙龈萎缩是由牙周炎导致,首先要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牙周炎是由于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长期作用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炎症。通过龈上洁治(洗牙)去除牙龈上的牙结石,龈下刮治去除牙龈下的牙结石及菌斑,消除局部刺激因素,控制牙周炎症。对于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牙周手术,如牙周翻瓣术等,以彻底清除深部的菌斑、牙结石,并修整牙龈和牙槽骨的形态,阻止牙龈进一步萎缩,部分患者在炎症控制后牙龈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附着改善。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牙周炎的表现和治疗反应可能有所不同。年轻人患牙周炎如果能及时治疗,炎症控制较好,牙龈恢复的潜力相对较大;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组织修复能力减弱,恢复程度可能相对有限,但积极治疗仍可延缓牙龈萎缩进展。
2.其他疾病
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影响牙龈健康导致萎缩,如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会加重牙周炎症,从而促进牙龈萎缩。糖尿病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同时配合牙周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牙龈萎缩的进展。
(二)改善口腔卫生习惯
1.正确刷牙
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少量施力,水平颤动约10次,每次颤动牙刷移动约1mm,然后顺着牙面竖刷。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正确刷牙习惯,因为儿童如果口腔卫生不良,容易引发牙龈炎症导致牙龈萎缩,而且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牙龈健康至关重要。
2.使用牙线和牙缝刷
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菌斑,对于牙缝较大或存在食物嵌塞情况的人,还可以使用牙缝刷来清洁牙缝。老年人牙齿间隙可能增大,更需要使用牙缝刷等工具来保持牙缝清洁,防止食物残渣堆积引发牙龈炎症加重牙龈萎缩。
(三)调整生活方式
1.饮食方面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橙子、柠檬等)、奶制品、豆制品等。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的健康,增强牙龈血管的韧性;维生素D和钙有助于维持牙槽骨的健康,对于预防和改善牙龈萎缩有帮助。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素食者需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以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来维护牙龈健康;吸烟者要尽量戒烟,因为吸烟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加重牙龈炎症,不利于牙龈萎缩的恢复。
2.避免不良习惯
应避免长期咀嚼过硬的食物,如坚果、甘蔗等,以免对牙龈和牙槽骨造成过度机械刺激。有夜磨牙习惯的人可以佩戴咬合垫,减少夜磨牙对牙齿和牙龈的损伤,因为长期夜磨牙会导致牙齿磨耗、牙龈受力不均等,进而引发牙龈萎缩等问题。
(四)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每6-12个月)进行口腔检查和洁治,及时发现口腔问题并处理。对于有牙龈萎缩倾向或已经出现牙龈萎缩的人,定期检查可以监测牙龈萎缩的进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更要注重定期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内的异常情况,维护牙龈和口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