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癫痫是由明确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损伤或功能异常所致,常见病因有脑外伤、脑血管病、脑肿瘤等,不同病因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靠病史采集、脑电图、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病因治疗、抗癫痫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期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继发性癫痫的定义
继发性癫痫又称症状性癫痫,是由各种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损伤或功能异常所致,如脑外伤、脑血管病、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的癫痫发作。
二、常见病因及相关因素影响
1.脑外伤
年龄因素:儿童和老年人相对更易因脑外伤引发继发性癫痫。儿童颅骨较软,脑外伤时脑组织受外力冲击更易受损;老年人本身脑萎缩,脑外伤后发生继发性癫痫的风险增加。
生活方式:头部遭受撞击等外伤的生活方式增加风险,如从事高风险职业(建筑工人等)、参与激烈运动时防护不当等。
病史:有脑外伤病史且未得到有效处理的患者,后续发生继发性癫痫的可能性更高。
2.脑血管病
年龄性别:中老年人多见,男性略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脑血管病发病率升高,男性因一些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相对女性更易患脑血管病,进而增加继发性癫痫风险。
生活方式: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疾病未控制,会促进脑血管病发生,从而增加继发性癫痫风险。
病史:有脑血管病病史,如脑梗死、脑出血等,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继发性癫痫的概率较大。
3.脑肿瘤
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不同类型肿瘤好发年龄有差异。一般来说,儿童和中老年是脑肿瘤相对高发年龄段,相应继发性癫痫风险也受年龄影响。
生活方式: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脑肿瘤发生风险,进而增加继发性癫痫风险。
病史:有脑肿瘤病史,且肿瘤未完全切除或复发的患者,容易出现继发性癫痫。
三、临床表现
继发性癫痫的发作形式多样,可表现为全面性发作(如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等)、部分性发作(如简单部分性发作,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不自主抽动等)等不同类型,发作表现因病因不同可能有一定差异。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癫痫发作的具体表现、发作频率、诱发因素等,同时了解患者既往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外伤史等。
2.脑电图检查:常规脑电图或动态脑电图监测可发现癫痫样放电,有助于诊断继发性癫痫,但一次脑电图检查阴性不能排除癫痫。
3.影像学检查: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脑部的结构性病变,如脑肿瘤、脑梗死病灶等,对明确继发性癫痫的病因有重要意义。
五、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针对引起继发性癫痫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脑肿瘤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肿瘤,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相应的改善脑循环等治疗。
2.抗癫痫药物治疗:根据癫痫发作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如全面性发作可选用丙戊酸钠等,部分性发作可选用卡马西平等,但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充分考虑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
3.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有明确脑部病灶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癫痫病灶切除术等,但手术有一定适应证和风险,需严格评估。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选择抗癫痫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定期评估生长发育情况。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使用抗癫痫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关注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相对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
3.妊娠期患者:妊娠期继发性癫痫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抗癫痫药物,因为某些抗癫痫药物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如导致胎儿畸形等,要权衡癫痫发作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