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产是妊娠不足28周等自行终止,常见原因有胚胎、母体、父亲因素及环境因素,临床表现为停经后阴道流血和腹痛;宫外孕是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常见类型有输卵管、卵巢、腹腔妊娠,临床表现有停经、阴道流血、腹痛、晕厥与休克,二者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处理,有相关病史者备孕前需评估。
一、自然流产
自然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自行终止者。
常见原因
胚胎因素: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60%。无论是数目异常还是结构异常都会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导致流产。
母体因素:
全身性疾病:孕妇患有严重感染、高热疾病、严重贫血或心力衰竭、血栓性疾病等,均可导致流产。例如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引起胎儿畸形、流产。
生殖器官异常: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纵隔子宫等)、子宫肿瘤(如黏膜下子宫肌瘤)可影响胚胎着床及发育而导致流产。
内分泌异常:黄体功能不全可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引起流产,研究表明约有23%-60%的早期流产与黄体功能不全有关;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等也可导致流产。
免疫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产生自身抗体影响胚胎发育;同种免疫异常,如孕妇对胎儿父方抗原识别不足等也可能导致流产。
父亲因素:精子的染色体异常可导致胚胎染色体异常,从而引起流产。
环境因素:过多接触放射线和砷、铅、甲醛、苯等化学物质,均可能引起流产。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停经后阴道流血和腹痛。早期流产的临床过程为先出现阴道流血,而后出现腹痛。晚期流产的临床过程与早产相似,先出现腹痛(阵发性子宫收缩),而后出现阴道流血。
二、宫外孕
宫外孕又称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
常见类型
输卵管妊娠:是最常见的异位妊娠类型,约占95%。输卵管炎症是输卵管妊娠的主要病因,可分为输卵管黏膜炎和输卵管周围炎,严重的输卵管黏膜炎可使输卵管完全堵塞导致不孕,轻者使输卵管黏膜粘连导致管腔变窄,或纤毛功能受损,影响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的正常运行,致使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着床发育。此外,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如输卵管过长、肌层发育差、黏膜纤毛缺乏等)、受精卵游走、辅助生殖技术、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压迫输卵管影响受精卵运行等也可导致输卵管妊娠。
卵巢妊娠:较为少见,是指受精卵在卵巢着床和发育。
腹腔妊娠:指受精卵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妊娠,发生率较低。
临床表现:
停经:多数患者有6-8周停经史,但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停经时间较长。
阴道流血: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色暗红或深褐,量少呈点滴状,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少数患者阴道流血量较多,类似月经。
腹痛:是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主要症状,在输卵管妊娠发生流产或破裂之前,由于胚胎在输卵管内逐渐增大,常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当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若血液局限于病变区,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当血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时,可出现肛门坠胀感。随着血液由下腹部流向全腹,疼痛可由下腹部向全腹扩散,血液刺激膈肌时,可引起肩胛部放射性疼痛。
晕厥与休克:由于腹腔内出血及剧烈腹痛,轻者出现晕厥,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出血量越多越快,症状出现越迅速越严重,但与阴道流血量不成正比。
自然流产和宫外孕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相似性,但处理方式完全不同,一旦怀疑自然流产或宫外孕,应及时就医,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血hCG测定等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处理。对于有过宫外孕病史的女性再次妊娠时发生宫外孕的风险增加,这类女性在备孕前应咨询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对于自然流产的女性,再次妊娠前也应进行相关检查,寻找可能的病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以降低再次发生流产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