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阴道出血常见原因有先兆流产(与胚胎染色体异常、孕妇内分泌等有关,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常见原因)、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以输卵管妊娠常见,因输卵管炎症等致通畅性受阻)、胎盘因素(如胎盘前置状态与子宫内膜病变等有关、胎盘早剥常与血管病变等有关)、宫颈病变(孕妇本身有宫颈息肉、宫颈炎等致出血);临床评估与检查有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血hCG及孕酮检测;不同情况处理原则为先兆流产胚胎发育正常时卧床休息等,异位妊娠依病情药物或手术治疗,胎盘因素按相应情况处理,宫颈病变对宫颈息肉行摘除术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为高龄孕妇出血风险高应重视产检,有不良孕史孕妇更早产检加强监测,合并其他疾病孕妇处理出血时兼顾控制基础疾病。
一、定义与常见原因
怀孕后阴道出血是指女性在妊娠期间出现的阴道内流血现象,其常见原因包括:
先兆流产:多与胚胎染色体异常、孕妇内分泌异常(如黄体功能不全等)、免疫因素、母体全身性疾病(如严重感染、高热等)等有关。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60%。
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主要是由于输卵管炎症等导致输卵管通畅性受阻,使受精卵运行受阻而在输卵管着床。
胎盘因素:如胎盘前置状态,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与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如多次流产、刮宫等)、胎盘面积过大等有关;胎盘早剥也会引起阴道出血,常伴有腹痛,多与血管病变(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机械性因素(如腹部外伤等)等有关。
宫颈病变:孕妇本身存在宫颈息肉、宫颈炎等宫颈疾病时,也可能出现阴道出血,一般出血量相对较少,颜色鲜红。
二、临床评估与检查
妇科检查:了解宫颈、阴道等局部情况,查看是否有宫颈息肉等病变导致出血。
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可更清晰地观察宫腔内胚胎情况、胎盘位置等,早期妊娠时能确定是宫内妊娠还是异位妊娠;中晚期妊娠可了解胎盘位置、胎儿发育等情况。
血hCG及孕酮检测:动态监测血hCG水平可辅助判断胚胎发育情况,一般正常妊娠时血hCG会隔日翻倍增长,若增长缓慢或不升反降,提示胚胎发育可能异常;孕酮水平也可反映黄体功能及胚胎状况,孕酮过低可能增加流产风险。
三、不同情况的处理原则
先兆流产:若胚胎发育正常,应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必要时给予孕激素等保胎治疗。孕妇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因为精神过度紧张可能会加重流产风险。
异位妊娠: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输卵管妊娠、要求保存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手术治疗包括保守手术和根治手术,具体根据患者情况选择。
胎盘因素:胎盘前置状态孕妇需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定期产检,若发生大量出血需及时终止妊娠;胎盘早剥应及时评估母胎情况,根据病情决定分娩方式,以挽救母儿生命。
宫颈病变:对于宫颈息肉引起的出血,可在适当孕周进行息肉摘除术;宫颈炎一般以局部清洁等对症处理为主,需密切观察出血情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怀孕后阴道出血风险相对较高,因为高龄孕妇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增加,且自身合并其他疾病的概率也较高。这类孕妇应更加重视产前检查,密切监测胚胎发育及自身身体状况,一旦出现阴道出血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
有不良孕史孕妇:既往有流产、异位妊娠等不良孕史的孕妇,再次怀孕后发生阴道出血的概率可能增加。这类孕妇怀孕后应更早开始产检,加强监测,在出现阴道出血时要第一时间就医,详细告知医生既往孕史,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并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合并其他疾病孕妇:如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孕妇,怀孕后阴道出血时要综合考虑自身基础疾病对母儿的影响。例如合并高血压的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在处理阴道出血时需同时兼顾控制基础疾病,确保母儿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