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皮肤过敏有多种原因,包括气候因素(温度变化致皮肤血管扩张、湿度降低使皮肤屏障受损)、护肤产品及方式不当(护肤品选择不当、过度清洁皮肤)、接触过敏原(室内尘螨、宠物过敏原及室外少量过敏原)、自身免疫及身体状况(自身免疫状态影响、生活方式变化影响皮肤对过敏原抵御能力)。
一、气候因素相关原因
1.温度变化:冬天室内外温差较大,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皮肤血管会扩张,可能引发过敏反应。例如,研究表明,皮肤血管的这种快速变化会影响皮肤的免疫状态,使得一些敏感人群更容易出现过敏症状。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皮肤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在温度变化时更易受影响;老年人皮肤老化,屏障功能下降,也更容易因温度变化出现皮肤过敏。
2.湿度降低:冬季空气干燥,皮肤的水分流失加快。皮肤的屏障功能依赖于适当的水分含量,当湿度降低时,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外界的过敏原更容易侵入皮肤。比如,干燥的空气会使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减少,皮肤的防御能力下降,像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就更容易刺激皮肤引发过敏。女性由于皮肤油脂分泌相对男性可能较少,在冬季湿度低的情况下,皮肤过敏的风险相对更高一些;长期处于干燥环境工作的人群,皮肤过敏的概率也会增加。
二、护肤产品及方式相关原因
1.护肤品选择不当:冬季人们常使用一些具有保湿、修复等功能的护肤品,但如果选择了不适合自己肤质的护肤品,可能会引起过敏。例如,一些含有刺激性化学成分(如香精、酒精等)的护肤品,会对敏感皮肤产生刺激。油性皮肤的人在冬季可能错误选择过于厚重的护肤品,导致皮肤呼吸不畅,引发过敏;干性皮肤的人如果使用清洁力过强的护肤品,会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引发过敏。
2.护肤方式过度:过度清洁皮肤也是冬季皮肤过敏的一个原因。频繁洗脸、使用去角质产品等会破坏皮肤的正常角质层,使皮肤更容易受到过敏原的侵袭。青少年可能因为追求皮肤清爽而过度清洁皮肤,导致皮肤过敏;一些有不良护肤习惯的人群,如频繁去角质等,也容易出现皮肤过敏问题。
三、接触过敏原相关原因
1.室内过敏原:冬季人们长时间待在室内,室内的过敏原增多。尘螨是常见的室内过敏原,它以人体脱落的皮屑为食,冬季室内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合尘螨繁殖,人们接触尘螨后可能引发皮肤过敏。宠物毛发、皮屑也是室内常见过敏原,对于有宠物的家庭,冬季人们与宠物接触频繁,更容易因宠物相关过敏原出现皮肤过敏。有宠物饲养习惯的家庭,尤其是儿童与宠物密切接触时,要注意宠物过敏原的防护;过敏体质的人群在冬季更应注意室内宠物过敏原的清理。
2.室外过敏原:虽然冬季室外活动减少,但仍可能接触到过敏原。比如某些树木在冬季可能会释放花粉(一些特殊树种),还有一些植物的孢子等。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即使在冬季也可能因接触室外少量过敏原而引发皮肤过敏。老年人户外活动相对较少,但如果有呼吸道或皮肤过敏史,在冬季也可能因接触室外少量过敏原而诱发皮肤过敏;过敏体质的儿童在冬季如果有短暂室外活动,也需要注意防护。
四、自身免疫及身体状况相关原因
1.自身免疫状态:冬季人体的免疫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一些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例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冬季皮肤过敏的概率可能增加。这是因为自身免疫紊乱会导致皮肤对过敏原的反应性增强。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冬季皮肤过敏的风险相对较高;糖尿病患者由于皮肤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可能受损,皮肤屏障功能下降,也更容易出现皮肤过敏。
2.身体整体状况:冬季人们的饮食、睡眠等生活方式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冬季人们可能摄入更多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这可能影响皮肤的状态。睡眠不足也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进而影响皮肤对过敏原的抵御能力。青少年如果冬季熬夜、饮食不规律,容易出现皮肤过敏;老年人睡眠质量相对下降,加上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在冬季也更易受皮肤过敏困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