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贫血相关的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发热相关的低热或高热,出血相关的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以及其他如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疼痛等症状,不同人群出现这些症状时各有特点,需警惕白血病并及时检查诊断。
一、贫血相关症状
1.面色苍白
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影响红细胞生成,导致血红蛋白减少,从而出现面色苍白的症状。儿童白血病患者可能比成人更易出现面色苍白,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贫血的耐受相对较差。对于有家族白血病病史的儿童,更应密切关注面色变化,因为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若发现面色持续苍白且伴有其他异常,需及时就医检查血常规等项目。
成人长期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营养不良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白血病发生概率,在出现面色苍白时也应警惕白血病可能,面色苍白是由于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皮肤黏膜供血不足而呈现的表现。
2.头晕乏力
贫血使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大脑缺氧就会引起头晕,肌肉组织缺氧则会导致乏力。青少年白血病患者若日常学习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出现头晕乏力症状时更易被忽视,因为青少年可能将其归因于学习疲劳等因素。而老年白血病患者本身身体机能下降,贫血引起的头晕乏力可能会加重其身体的虚弱感,老年患者若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贫血导致的头晕乏力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加重,需要特别注意。
二、发热相关症状
1.低热或高热
白血病患者体内异常增殖的白细胞功能异常,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继发感染从而引起发热。儿童白血病患者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易发生感染性发热,可能表现为低热,也可能突然出现高热。有过感染病史且伴有反复发热的儿童,若同时出现其他白血病早期症状,需高度警惕白血病。成人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等不良生活环境因素影响下患白血病,发热时可能呈现不同热型,如持续低热或不规则发热,也可能因严重感染出现高热。
三、出血相关症状
1.皮肤瘀点、瘀斑
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异常的白细胞增殖,抑制了正常血小板的生成,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从而引起皮肤出血。儿童白血病患者皮肤较薄嫩,瘀点、瘀斑可能更易观察到,若儿童皮肤不明原因出现大量瘀点、瘀斑,尤其是分布不规律且不易消退时,要考虑白血病可能。成人长期从事接触有机溶剂等工作,患白血病风险增加,出现皮肤瘀点、瘀斑时,需排查白血病因素,皮肤瘀点、瘀斑是由于血小板减少,血管壁易破损出血所致。
2.鼻出血
血小板减少是导致鼻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青少年白血病患者在学习压力大、作息不规律情况下,若频繁鼻出血且难以止住,要考虑白血病可能。老年白血病患者本身血管弹性下降,鼻出血时更难自行止血,且老年患者可能同时伴有高血压等疾病,鼻出血可能与血压波动及血小板异常有关,需要谨慎处理。
四、其他症状
1.淋巴结肿大
白血病细胞可浸润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儿童白血病患者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可能会有无痛性肿大,因为儿童免疫系统相对敏感,白血病细胞浸润淋巴结时更容易被察觉。有家族白血病遗传倾向的儿童,若发现淋巴结肿大,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成人白血病患者也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若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硬、活动度差,更要警惕白血病,成人长期处于化学污染严重环境中,患白血病风险高,淋巴结肿大是白血病细胞局部浸润的表现之一。
2.骨关节疼痛
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及骨膜,可引起骨关节疼痛。儿童白血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骨痛,因为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髓腔相对宽大,白血病细胞更容易浸润,疼痛可能影响儿童的行走和活动。青少年白血病患者若出现不明原因的骨关节疼痛,尤其是长骨疼痛,要考虑白血病,需进一步检查骨髓象等。老年白血病患者骨关节疼痛可能被误认为是关节炎等老年常见疾病,老年患者本身骨关节有退行性变,白血病引起的骨关节疼痛可能与之混淆,需要通过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