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与荨麻疹同时出现可能与过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相关,临床表现有紫癜的散在或密集瘀点瘀斑等及荨麻疹的风团样皮疹等,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治疗包括避免诱因与药物治疗,儿童患者要注意皮肤清洁等,成人患者用药物需考虑基础疾病影响且注意生活方式。
一、病因分析
紫癜与荨麻疹同时出现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常见如过敏反应,当机体接触过敏原(如食物、药物、花粉等)时,可同时引发Ⅰ型超敏反应相关的荨麻疹症状,以及血管炎相关的紫癜表现,此机制下过敏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导致血管通透性改变,进而出现皮肤不同表现;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潜在病因,自身免疫攻击自身血管等组织,可同时引起类似荨麻疹的皮肤风团样改变及紫癜样皮损,例如自身免疫性血管炎患者可能同时出现紫癜与荨麻疹样皮疹。
二、临床表现特点
(一)紫癜表现
皮肤可见散在或密集分布的瘀点、瘀斑,多呈对称性分布,好发于下肢等部位,瘀点、瘀斑大小不一,压之不褪色,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关节疼痛、腹痛、血尿等全身症状,若为过敏性紫癜,儿童相对多见,成人也可发病,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因机体差异略有不同,但基本病理表现为血管炎导致的红细胞外渗。
(二)荨麻疹表现
皮肤出现风团样皮疹,皮疹大小形态不一,可迅速发生与消退,伴有明显瘙痒感,风团可孤立存在或融合成片,部分患者风团消退后不留痕迹,其发生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有关,瘙痒症状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尤其儿童患者可能因瘙痒搔抓导致皮肤破损等情况。
三、诊断方法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发病前接触史,包括近期进食食物、服用药物、接触环境因素等,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过程、伴随症状等,例如是否在接触某特定物质后迅速出现紫癜与荨麻疹表现,对判断过敏原等病因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人群接触史特点不同,儿童可能更多与食物、感染等相关,成人可能与药物、环境接触等关联更大。
(二)体格检查
全面检查皮肤病变情况,观察紫癜及荨麻疹皮疹的分布、形态等特征,同时检查全身其他系统,如有无关节肿胀、腹部压痛等,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相关并发症。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可了解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情况,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类似表现,不同年龄儿童血常规正常参考值有差异,需结合儿童自身生理特点判断。
2.凝血功能检查:评估凝血机制是否正常,排除凝血障碍引起的紫癜样改变。
3.过敏原检测:通过血清学检测或斑贴试验等方法查找可能的过敏原,帮助明确病因,指导后续避免接触。
四、治疗原则
(一)避免诱因
积极寻找并去除可能的诱因,如明确对某种食物或药物过敏,应严格避免再次接触,不同年龄人群避免诱因的方式需结合其生活环境及习惯调整,儿童需家长协助排查饮食等方面诱因,成人则需更关注工作环境等接触因素。
(二)药物治疗
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荨麻疹的瘙痒等症状,如第二代抗组胺药,其相对不良反应较少,适合多数人群,但需考虑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性,避免选用不适合低龄儿童的药物;对于紫癜相关情况,若存在血管炎等情况,可能需根据病情加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病情评估,以患者舒适度为标准调整治疗方案,而非机械依据某一指标。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皮肤较为娇嫩,荨麻疹瘙痒可能导致搔抓致皮肤破损,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药物选择上严格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抗组胺药物需选用儿童适用剂型及剂量范围的药物,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病情变化,如皮疹变化、有无新出现的全身症状等,及时就医调整治疗。
(二)成人患者
成人若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使用药物时需考虑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对血糖、血压等产生影响,需在治疗过程中监测相关指标,同时成人需注意自身生活方式对病情的影响,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有助于病情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