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牙周炎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如口腔清洁指导、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针对深牙周袋患者,药物辅助治疗有局部用氯己定含漱液和放置缓释抗菌药物,效果不佳时可行翻瓣手术,术后需维护治疗定期复查监测恢复情况及调整方案。
一、基础治疗
1.口腔清洁指导
青少年应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同时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洁牙缝,保持口腔卫生,这有助于减少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堆积,因为牙菌斑是导致牙周炎的主要病因之一,青少年若口腔卫生差,牙菌斑长期滞留会不断刺激牙周组织引发炎症。
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的青少年,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或饮食中糖分摄入较多等情况,更要强调口腔清洁的重要性,因为这些因素会增加牙菌斑形成的风险,良好的口腔清洁是牙周炎基础治疗的关键。
2.龈上洁治
通过龈上洁治术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等局部刺激因素。利用超声波洁牙机等设备,将牙齿表面的菌斑和牙结石清除,一般来说,青少年牙周炎患者经过龈上洁治可以改善牙龈的炎症状态,因为龈上牙结石等刺激物去除后,牙龈的炎症会逐渐减轻,这是治疗青少年牙周炎的重要第一步,对于不同口腔卫生状况的青少年,洁治的频率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建议定期进行。
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
1.操作过程
对于牙周袋较深的青少年牙周炎患者,需要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医生会使用特殊的器械深入牙周袋内,刮除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并将根面平整,使根面光滑,这样可以消除牙周袋内的感染物质,促进牙周组织的愈合。这一操作对于去除龈下的刺激因素非常重要,因为龈下的菌斑和牙石更难自行清除,长期存在会持续破坏牙周组织。
考虑到青少年的配合度和口腔组织的特点,操作时要更加轻柔准确,避免对青少年的牙周组织造成过度损伤,同时要根据青少年的病史等情况调整操作力度和方法。
三、药物辅助治疗
1.局部药物应用
可局部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它能有效抑制菌斑形成,减少龈炎和牙周炎的炎症程度。青少年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时,要注意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含漱一定时间后吐出,避免误咽,因为氯己定含漱液有一定的味道,青少年可能刚开始不太适应,但为了达到良好的抗菌效果需要坚持使用。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的青少年,如经常接触化学物质等情况,使用氯己定时要注意其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但一般来说局部使用氯己定相对安全有效。
还可以在牙周袋内局部放置缓释的抗菌药物,如甲硝唑药膜等,这些药物可以在牙周袋内持续释放药物,长时间发挥抗菌作用,减少牙周袋内的细菌数量,促进牙周组织的恢复。
四、手术治疗
1.翻瓣手术
当青少年牙周炎患者经过基础治疗后效果不佳,牙周袋仍较深且有复杂的病变时,可能需要进行翻瓣手术。通过翻瓣手术可以直接暴露病变区域,更彻底地清除感染组织,修整牙槽骨形态等。例如,对于一些有深牙周袋且牙槽骨吸收明显的青少年患者,翻瓣手术有助于改善牙周状况,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在手术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口腔组织愈合能力,术后要加强护理,让青少年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促进手术部位的愈合。
对于患有全身性疾病的青少年,如患有糖尿病等影响牙周组织愈合的疾病时,手术治疗需要更加谨慎,要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前提下进行手术,并密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
五、维护治疗
1.定期复查
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在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复查时要进行口腔检查,包括牙周探诊、拍摄X线片等,以监测牙周组织的恢复情况。通过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如果发现有菌斑堆积或牙周袋复发等情况,可以及时进行再治疗。对于青少年来说,定期复查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医生也可以根据复查情况调整对青少年的口腔健康指导方案。
考虑到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定期复查还可以观察牙周组织的生长恢复情况是否与青少年的生长相适应,及时调整治疗和保健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