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常见口腔慢性炎症性疾病无根治方法可通过规范综合治疗控制病情,基础治疗包括口腔清洁指导、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药物辅助治疗有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手术治疗有牙周翻瓣术、植骨术、引导组织再生术,维护期需定期复查和口腔保健积极配合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控制基础疾病。
一、基础治疗
1.口腔清洁指导
刷牙:提倡使用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对于不同年龄和口腔状况的人群,刷牙的要求有所不同。儿童由于手部协调能力较差,家长应协助并监督其刷牙;成年人则需掌握正确的刷牙技巧,确保将牙齿的各个面都清洁到位。例如,对于患有牙周炎的患者,正确的刷牙可以有效清除牙面上的菌斑和软垢,减少细菌的滋生。
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清洁牙齿邻面,对于牙缝较大或存在食物嵌塞的情况,间隙刷是更好的选择。老年人如果牙齿松动或有义齿等特殊情况,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时要更加小心,避免损伤牙龈。
2.龈上洁治:由专业牙医使用超声洁牙机等设备去除牙龈上的牙石、菌斑和色素。一般每6-12个月进行一次龈上洁治,但对于牙周炎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洁治,如每3-6个月一次。不同患者的牙周状况不同,牙石形成的速度也不一样,通过龈上洁治可以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改善牙龈炎症。
3.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在局部麻醉下,用比较精细的器械去除位于牙龈以下的牙石以及平整牙根表面,使根面光滑平整,促进牙周组织的再附着。这是治疗牙周炎的重要步骤,对于中度及重度牙周炎患者通常需要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时,要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可能影响伤口的愈合。
二、药物辅助治疗
1.局部用药
抗菌药物:可使用含有氯己定的漱口水,氯己定能有效抑制菌斑形成,减少牙龈炎症。但长期使用氯己定可能会导致牙齿和舌面着色,所以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儿童应避免长期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
缓释抗菌药物:对于一些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在牙周袋内放置缓释的抗菌药物,如米诺环素凝胶等,药物可以在牙周袋内缓慢释放,持续发挥抗菌作用,维持较长时间的局部药物浓度。
2.全身用药:一般用于病情较严重、有系统疾病的患者,如伴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牙周炎患者。常用的药物有抗生素等,但需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剂量,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等问题。例如,对于伴有急性感染的重度牙周炎患者,可能会短期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但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三、手术治疗
1.牙周翻瓣术:通过翻起牙龈组织瓣,暴露病变区,进行彻底的根面平整和清除感染组织,然后将牙龈瓣复位缝合。适用于牙周袋较深、病变范围较大的患者。对于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差的情况,手术前需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确保能够耐受手术。
2.植骨术:对于牙槽骨吸收较严重的患者,可采用植骨术来增加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为牙齿提供更好的支持。在植骨术后,患者需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咀嚼过硬的食物,促进骨组织的愈合。
3.引导组织再生术:利用生物膜等材料引导牙周膜细胞等向根面生长,形成新的牙周组织。该手术适用于有牙周组织缺损的患者,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年轻人的组织再生能力相对较强。
四、维护期治疗
牙周炎治疗后进入维护期,需要定期复查和进行口腔保健。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复查内容包括口腔检查、菌斑控制情况、牙龈炎症情况、牙槽骨情况等。根据复查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再次进行洁治、根面平整等。对于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建议戒烟,因为吸烟会加重牙周炎的病情,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同时,患有系统性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以维持牙周组织的长期健康。
总之,牙周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维持牙周组织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