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噪音环境避免耳部毛细胞受损,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稳定血压血糖,改善合理作息与饮食方式,医疗上可药物治疗、行耳鸣习服及掩蔽疗法,还要进行心理调节缓解因耳鸣产生的不良情绪。
一、远离噪音环境
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是导致耳鸣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在工厂车间、迪厅等高分贝场所,噪音会对耳部毛细胞造成损伤,进而引发耳鸣。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超过85分贝的噪音环境中,如果无法避免,可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护用具来降低噪音对耳部的影响。对于儿童来说,由于他们的耳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要注意避免处于高分贝环境,比如在乘坐交通工具时,要减少儿童暴露在引擎等噪音中的时间。
二、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的内耳血管可能会发生痉挛、硬化等病变,影响内耳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耳鸣。研究表明,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约有一部分高血压相关耳鸣患者的症状会得到缓解。高血压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血压稳定。对于儿童高血压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有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等情况导致的高血压,也需要及时就医控制。
2.糖尿病:糖尿病可引起微血管病变,累及内耳时会影响内耳的神经和血管功能,导致耳鸣。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通过饮食控制、适当运动以及规范使用降糖药物等方式,将血糖稳定在合理范围。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血糖情况,遵循糖尿病饮食和治疗方案,以减少并发症包括耳鸣的发生风险。
三、改善生活方式
1.合理作息: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也会对耳部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容易引发耳鸣。保证充足的睡眠,成年人一般需要7-9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则需要更长时间的睡眠,婴儿可能需要12-16小时,幼儿9-12小时等。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按时上床睡觉和起床,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改善耳鸣状况。
2.调整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锌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全麦制品、燕麦、坚果、海鲜等。维生素B族对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锌可以维持内耳正常的代谢功能。例如,坚果中富含锌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每周可适量食用几次坚果。但要注意避免食用过咸、过甜、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耳鸣症状。对于儿童,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保证营养摄入全面,避免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四、医疗干预
1.药物治疗:如果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耳鸣,如梅尼埃病等,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使用相应药物。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指导,不同疾病所用药物不同,例如梅尼埃病可能会使用改善内耳循环的药物等。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用药要尤其谨慎,必须在医生的专业评估下,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避免使用对儿童耳部发育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
2.耳鸣习服疗法:这是一种综合治疗方法,包括松弛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通过帮助患者适应耳鸣,降低耳鸣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例如,让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来缓解因耳鸣带来的焦虑情绪,从而间接改善耳鸣相关的不适感受。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训练方式可适当调整,儿童可以通过简单的游戏等方式来进行类似的放松训练,帮助他们适应耳鸣带来的影响。
3.掩蔽疗法:使用耳鸣掩蔽器产生与患者耳鸣频率相近的掩蔽声,来掩盖耳鸣声。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转移对耳鸣的注意力,从而减轻耳鸣带来的困扰。对于儿童,要选择适合儿童耳部特点的掩蔽设备,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使用,确保安全有效。
五、心理调节
耳鸣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而不良情绪又可能加重耳鸣症状,形成恶性循环。患者要学会调整心态,可通过听音乐、冥想、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来缓解因耳鸣产生的不良情绪。例如,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冥想,帮助放松身心。儿童如果出现耳鸣,家长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安抚,通过游戏、讲故事等方式转移儿童的注意力,缓解儿童因耳鸣可能产生的不安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