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骨头边缘按压疼痛可能由外伤因素(各年龄段男女均可能因下巴受外力撞击致伤,儿童活泼好动、成年人意外事故、对抗性运动人群及有既往外伤史者易出现)、炎症性疾病(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好发青中年,与精神、咬合、创伤等因素有关,下颌骨骨髓炎多由牙源性感染等引起)、肿瘤性病变(良性肿瘤如下颌骨骨软骨瘤生长压迫致痛,恶性肿瘤如下颌骨骨肉瘤浸润致痛且进行性加重)导致。需及时就医行影像学(X线、CT、MRI)和实验室(血常规等)检查,再根据病因处理,外伤轻度损伤可冷敷热敷,骨折视情况保守或手术;炎症性疾病分别调整咬合、心理治疗、理疗或用抗生素、手术清创;肿瘤性病变良性手术切除,恶性综合治疗。
一、可能的原因
(一)外伤因素
1.年龄与性别影响:任何年龄段、男女皆可能因下巴部位受到外力撞击,如摔倒时脸部着地、被碰撞等,导致下巴骨头边缘软组织损伤或骨头挫伤,从而出现按压疼痛。儿童活泼好动,发生外伤的几率相对较高,比如玩耍时不慎碰撞下巴;成年人可能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外伤。
2.生活方式关联:经常进行对抗性运动(如拳击、橄榄球等)的人群,下巴部位受到撞击的风险增加,更易出现骨头边缘按压疼痛情况。
3.病史相关:有下巴部位既往外伤史者,再次受伤时更易出现骨头边缘按压疼痛,且恢复可能相对较慢。
(二)炎症性疾病
1.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好发于青中年人群,病因可能与精神因素(如焦虑、紧张)、咬合因素(如牙齿咬合不良)、创伤因素等有关。炎症累及下巴骨头边缘相关结构时,会出现下巴骨头边缘按压疼痛,还可能伴有颞下颌关节弹响、张口受限等症状。女性相对更易受精神因素等影响而发病。
2.下颌骨骨髓炎:多由牙源性感染等引起,细菌感染累及下颌骨骨髓导致炎症。患者下巴骨头边缘按压疼痛,还可能伴有局部红肿、发热,全身可出现畏寒、发热等症状。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相对较低人群更易发生感染引发骨髓炎。
(三)肿瘤性病变
1.良性肿瘤:下颌骨骨软骨瘤等良性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导致下巴骨头边缘按压疼痛,一般生长缓慢,早期可能无其他明显不适。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性别差异不明显。
2.恶性肿瘤:下颌骨骨肉瘤等恶性肿瘤,肿瘤细胞浸润周围组织,可引起下巴骨头边缘按压疼痛,且疼痛呈进行性加重,还可能伴有局部肿块、溃疡、牙齿松动等表现。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发生恶性肿瘤病变。
二、应对措施
(一)及时就医检查
1.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初步观察下巴骨头的形态、结构,有无骨折、肿瘤等情况。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要注意辐射防护,可采取必要的屏蔽措施。
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下巴骨头的细微结构,对于判断骨折的移位情况、肿瘤的大小范围等更有优势。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有助于发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中软组织的病变情况等。
2.实验室检查:对于怀疑炎症性疾病或肿瘤性病变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检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炎症或肿瘤相关的异常指标。
(二)根据病因处理
1.外伤导致:
轻度软组织损伤或骨头挫伤:早期可进行冷敷,减少肿胀,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儿童外伤后要密切观察有无其他异常表现,如是否影响张口、进食等,成年人也要注意休息,避免再次刺激下巴部位。
骨折:如果骨折无明显移位,可采用颌间固定等保守治疗;若骨折移位明显,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2.炎症性疾病: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可通过调整咬合(如佩戴咬合板)、心理治疗(缓解焦虑紧张情绪)、局部理疗(如热敷、红外线照射等)等方法治疗。女性患者可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因精神因素导致的病情加重。
下颌骨骨髓炎: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根据病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清创等治疗。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以利于感染的控制。
3.肿瘤性病变:
良性肿瘤:一般采取手术切除治疗,预后较好。
恶性肿瘤:多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案,中老年人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身体耐受性,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