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的保守治疗包括观察等待策略、支持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淋巴瘤患者保守治疗需各有考量,观察等待策略针对早期无症状或进展慢患者密切监测病情;支持治疗涵盖贫血、感染、高尿酸血症等的相应处理;靶向治疗针对有特定分子靶点患者,如CD20阳性B细胞淋巴瘤用利妥昔单抗;免疫治疗包括PD-1/PD-L1抑制剂、CAR-T细胞治疗等且需注意不良反应;儿童患者保守治疗要谨慎考虑对生长发育影响,老年患者要综合考虑肝肾功能等情况。
一、观察等待策略
对于某些惰性淋巴瘤患者,若病情处于早期且没有明显症状或疾病进展缓慢时,可采取观察等待策略。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PET-CT等)以及血液学检查等,以评估疾病是否出现进展迹象。例如,对于一些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若处于疾病早期且无症状,可能先不立即启动治疗,而是定期随访观察。
二、支持治疗
1.贫血的支持治疗:如果淋巴瘤患者出现贫血症状,可根据贫血程度进行相应支持。对于轻度贫血(血红蛋白>90g/L),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休息,适当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来改善。对于中重度贫血(血红蛋白≤90g/L),可能需要考虑输血治疗来缓解患者贫血相关的不适症状,如乏力等。
2.感染的预防与处理:淋巴瘤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容易发生感染。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要注意预防感染,如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等。一旦发生感染,需要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例如,若为细菌感染,可选用相应的抗生素;若为病毒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等。
3.高尿酸血症的预防:某些类型淋巴瘤患者在治疗前或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肿瘤细胞大量溶解,导致血尿酸升高,引发高尿酸血症。此时需要给予患者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尿酸排泄,必要时可使用别嘌醇等药物来降低血尿酸水平,预防尿酸盐结晶在肾脏等部位沉积造成损伤。
三、靶向治疗
对于一些具有特定分子靶点的淋巴瘤患者可采用靶向治疗。例如,对于CD20阳性的B细胞淋巴瘤,可使用利妥昔单抗进行靶向治疗。利妥昔单抗是一种抗CD20的单克隆抗体,它能够特异性地与B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结合,介导免疫反应来杀伤肿瘤细胞。但靶向治疗的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等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患者,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免疫治疗
1.PD-1/PD-L1抑制剂:一些研究表明,PD-1/PD-L1抑制剂在淋巴瘤治疗中具有一定作用。例如,纳武利尤单抗等PD-1抑制剂在部分淋巴瘤患者中可诱导肿瘤退缩,改善患者的预后。但免疫治疗也可能带来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肺炎、结肠炎、肝炎等,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2.CAR-T细胞治疗:对于复发或难治性的某些淋巴瘤,如大B细胞淋巴瘤等,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展现出了较好的疗效。CAR-T细胞治疗是通过采集患者自身的T细胞,经过体外基因工程修饰,使其表达能够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然后将其回输到患者体内,从而特异性地杀伤肿瘤细胞。但CAR-T治疗也可能引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严重不良反应,需要在具备相关条件的医疗机构中,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和管理。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淋巴瘤患者在保守治疗时需更加谨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选择支持治疗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例如,在输血治疗时要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在使用免疫治疗等药物时,要充分评估药物对儿童免疫系统、生长发育等方面的潜在影响,尽量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老年淋巴瘤患者在保守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肝肾功能、基础疾病等情况。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在使用一些可能影响肝肾功能的药物时要更加谨慎,同时要关注其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在支持治疗等方面要更加注重提高其生活舒适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