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相关症状包括贫血相关表现如一般有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且不同人群有差异,发热相关症状有感染性发热及肿瘤性发热且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出血相关症状有皮肤黏膜出血及内脏出血且不同情况表现不同,浸润相关症状有淋巴结和肝脾肿大、骨骼和关节疼痛及其他器官浸润表现且不同患者有差异。
一、贫血相关症状
(一)一般表现
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受到影响,红细胞生成减少,会出现贫血相关表现。常见的有面色苍白,这是因为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面部皮肤供血相对不足而呈现苍白状态;还会有头晕、乏力的症状,因为全身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患者会感觉身体虚弱、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儿童可能表现为不爱玩耍、精神萎靡等情况,这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氧气需求相对较高,贫血后更易出现不适有关。
(二)不同人群差异
对于儿童白血病患者,贫血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速度,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因为身体各组织器官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来进行代谢和细胞分裂等活动,贫血会阻碍这一过程;而成年患者可能会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更容易感到疲惫,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二、发热相关症状
(一)感染性发热
白血病患者由于正常的白细胞功能异常,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从而引起发热。感染可发生在身体多个部位,如呼吸道感染,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这是因为呼吸道黏膜在感染病原体后,炎症刺激导致分泌物增多;泌尿系统感染时可能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皮肤感染则可能看到皮肤红肿、有脓性分泌物等。感染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等,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发热特点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体温可高可低,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发热。
(二)肿瘤性发热
白血病细胞自身可以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导致肿瘤性发热,一般体温在38℃左右,午后及夜间发热相对明显,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而经过化疗等针对白血病的治疗后,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不同年龄的患者发热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白血病患者肿瘤性发热时可能精神状态相对成人受影响较小,但也会有食欲减退等表现;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反应相对较弱,发热可能不典型,需要更细致地观察其他伴随症状来辅助诊断。
三、出血相关症状
(一)皮肤黏膜出血
白血病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容易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皮肤可出现瘀点、瘀斑,表现为大小不一的紫红色斑点或斑块,按压不褪色;口腔黏膜容易出现出血点、牙龈出血,严重时可出现牙龈渗血不止;鼻腔也可能反复出血。儿童在玩耍过程中可能更容易因碰撞等原因导致皮肤瘀斑加重,需要家长特别注意观察皮肤情况。
(二)内脏出血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时可表现为呕血、黑便,这是因为消化道黏膜出血后,血液经过消化道消化后排出的颜色变化;泌尿系统出血时会出现血尿,尿液颜色呈红色或洗肉水样;颅内出血是比较严重的情况,儿童可能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成年患者可能出现剧烈头痛、偏瘫、昏迷等症状,颅内出血危及生命的风险极高,需要紧急处理。
四、浸润相关症状
(一)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白血病细胞浸润可导致淋巴结肿大,多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淋巴结质地较硬,可活动或固定,儿童患者可能因家长发现颈部等部位有肿块而就医;肝脾肿大时,患者可感觉到腹部胀满,医生通过体检可以触及肿大的肝脾,儿童的肝脏和脾脏相对更容易触及,且肿大程度可能因病情轻重而有所不同。
(二)骨骼和关节疼痛
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及骨膜,可引起骨骼和关节疼痛,儿童患者较为常见,表现为四肢长骨、关节疼痛,有时疼痛较为剧烈,影响活动,可能被误认为是生长痛等而延误诊断;成年患者也可能出现胸骨压痛,这是白血病比较有特征性的表现之一,按压胸骨时会有明显疼痛。
(三)其他器官浸润表现
白血病细胞还可能浸润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浸润睾丸时,男性儿童或成年患者可能出现睾丸肿大等表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患者在器官浸润方面可能有不同的首发症状及表现程度,需要医生全面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