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肿大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一般治疗有休息饮食及口腔卫生;药物治疗分抗感染和局部用药;手术治疗有指征及术后注意事项;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和针灸推拿。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饮食:
患病期间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儿童需注意减少剧烈活动。饮食方面要给予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新鲜蔬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要让患者多饮水,保持咽喉部湿润。对于婴幼儿,要注意喂养方式,避免呛咳。
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可将食物制成泥状或糊状,便于吞咽,同时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恢复。
2.口腔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或复方硼砂溶液漱口,每日数次。这有助于清除口腔内的细菌和食物残渣,减少局部感染的机会。儿童漱口时需在成人监护下进行,防止误咽。
比如,3岁以上能够配合的儿童可以每天早晚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于不能配合的婴幼儿,家长可以用消毒棉球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口腔。
二、药物治疗
1.抗感染药物:
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肿大,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常见的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但要严格遵循用药原则,根据病原菌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药物。例如,对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的扁桃体炎,青霉素通常是首选药物。
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肿大,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但如果是流感病毒等特定病毒感染,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相应的抗病毒药物。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安全性,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孕妇使用药物需格外谨慎,要权衡药物对胎儿和母体的影响,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
2.局部用药:
可使用复方碘甘油、1%-2%硝酸银溶液等涂抹扁桃体,具有收敛及消炎的作用。但在操作时要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对于儿童要更加轻柔。例如,用棉签蘸取适量药物轻轻涂抹在扁桃体表面,每日1-2次。
对于儿童患者,局部用药时要防止其因不适而挣扎导致意外,操作需缓慢、准确。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当扁桃体肿大导致反复发生化脓性扁桃体炎,每年发作4-5次以上,且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扁桃体过度肿大,引起呼吸不畅、睡眠打鼾、吞咽困难等症状;或已经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如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在病情稳定期可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
对于儿童患者,要综合考虑其年龄、身体状况以及扁桃体肿大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来决定是否手术。一般来说,6岁以下儿童扁桃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手术应谨慎;6岁以上如果符合手术指征可考虑手术。
2.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需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儿童患者由于不太会表达,家长要注意观察患儿口腔分泌物的颜色等。术后创面会形成白膜,一般1周左右白膜开始脱落,在此期间要注意饮食,先给予冷流质饮食,如冷牛奶、冰淇淋等,避免过热食物导致创面出血,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软食。
同时要注意口腔护理,继续使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防止感染。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协助其做好口腔护理,监督其遵守饮食规定。
四、中医治疗
1.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扁桃体肿大多与风热侵袭、肺胃热盛等有关。可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例如,风热外侵证可选用银翘散加减,以疏风清热、消肿利咽;肺胃热盛证可选用清咽利膈汤加减,以泄热解毒、利咽消肿。
中药治疗需在专业中医师的辨证论治下进行,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其年龄、体重等调整药物剂量。同时要注意中药的口感,对于儿童不太容易接受的苦味中药,可以适当添加矫味剂,但要确保安全。
2.针灸推拿:
针灸推拿也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例如,针刺少商、合谷、尺泽等穴位,有清热利咽的作用;推拿小儿扁桃体肿大相关的穴位,如清天河水、退六腑等,可起到一定的清热解表、消肿散结的效果。但针灸推拿需由专业的中医师操作,儿童患者要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给儿童进行针灸推拿时,要选择合适的体位,避免患儿紧张、哭闹,确保操作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