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治疗包括针对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的龈上洁治术及针对牙龈下方致病因素的龈下刮治术,松牙固定术有钢丝结扎固定和树脂粘结固定,药物治疗涉及抗生素应用和局部使用牙周塞治剂,病因治疗包含纠正不良习惯和治疗全身性疾病,拔牙后修复针对严重松动无法保留的牙齿,有活动义齿修复、固定义齿修复和种植牙修复,不同年龄人群在各治疗环节需考虑个体差异等因素。
一、牙周治疗
1.龈上洁治术:适用于由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引起的牙齿松动。通过专业器械去除牙龈上的牙结石、菌斑等,可减轻牙龈炎症,缓解牙齿松动情况。研究表明,规范的龈上洁治能有效改善牙周健康状况,降低牙齿松动程度。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操作时需注意根据其配合程度调整操作方式,儿童可能需要更耐心的沟通引导以完成治疗。
2.龈下刮治术:针对牙龈下方的牙结石及菌斑进行清除,能更彻底地消除牙周袋内的致病因素。它可阻止牙周炎进一步发展,对因牙周炎导致的牙齿松动有治疗作用。不同年龄患者的牙周状况不同,老年人可能伴有更多牙周组织的退行性变化,操作时要格外轻柔,避免过度损伤牙周组织。
二、松牙固定术
1.钢丝结扎固定:利用钢丝将松动牙齿与相邻稳固牙齿结扎在一起,使松动牙齿得到相邻牙齿的支撑,分散咬合力,促进松动牙齿恢复稳固。该方法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牙齿松动患者,不同年龄患者在结扎时要考虑其口腔内牙齿的排列、大小等个体差异,儿童的乳牙和恒牙在操作上有明显不同,乳牙松动固定需更谨慎。
2.树脂粘结固定:使用树脂材料将松动牙齿与邻牙粘结固定,操作相对简便,对美观影响较小。通过粘结剂的粘结作用,为松动牙齿提供一定的稳定性,帮助其恢复。不同年龄人群的口腔环境和牙齿特点不同,在选择树脂材料和操作过程中都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固定效果和安全性。
三、药物治疗
1.抗生素应用:当牙周炎处于活动期,存在明显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如甲硝唑等抗生素能抑制牙周致病菌生长,减轻牙龈炎症,从而间接改善牙齿松动状况。但要注意抗生素的使用禁忌,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滥用导致不良反应。
2.局部使用牙周塞治剂:在一些牙周手术操作后,使用牙周塞治剂保护手术部位,同时也有一定固定松动牙齿的作用,可促进牙龈组织修复,缓解牙齿松动引起的不适。不同年龄患者使用牙周塞治剂时要注意观察局部反应,儿童可能因吞咽等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塞治剂的情况。
四、病因治疗
1.纠正不良习惯:对于因长期偏侧咀嚼、咬硬物等不良习惯导致的牙齿松动,需纠正这些不良习惯。不同年龄人群的不良习惯诱因不同,儿童可能因喜欢咬手指等导致牙齿问题,要通过家长引导帮助纠正;成年人则需自身意识到不良习惯的危害并主动改正。
2.治疗全身性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会影响牙周组织健康,进而导致牙齿松动。控制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血糖水平等指标,可改善牙周组织的营养供应和免疫状态,有利于牙齿松动的治疗。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和治疗牙齿松动时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和治疗的相互影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要注意预防低血糖等情况。
五、拔牙后修复(针对严重松动无法保留的牙齿)
1.活动义齿修复:当牙齿严重松动无法保留需拔除后,活动义齿可恢复缺失牙齿的部分功能和美观。不同年龄患者的口腔空间、牙槽骨吸收情况等不同,儿童乳牙拔除后的修复需考虑恒牙萌出情况,成年人则要根据自身咀嚼需求等选择合适的活动义齿类型。
2.固定义齿修复:通过将缺失牙两侧的牙齿作为基牙进行固定桥修复,恢复牙齿的咀嚼功能和美观。其对患者的口腔条件有一定要求,如基牙的健康状况、牙槽骨的高度等。不同年龄人群的基牙条件不同,老年人的基牙可能存在更多磨损等问题,在选择固定义齿修复时要充分评估。
3.种植牙修复:是较理想的牙齿缺失修复方式,通过植入人工牙根,再安装牙冠恢复牙齿功能。但种植牙对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局部牙槽骨条件要求较高,不同年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牙槽骨情况不同,儿童一般不考虑种植牙修复,成年人需根据自身健康等情况评估是否适合种植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