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囊肿直径超5cm且持续超3个月经周期、病理性囊肿直径大或伴症状等需手术,育龄女性手术要保卵巢功能,绝经后女性恶变风险高且要评估身体耐受性,手术方式有腹腔镜和开腹,依患者年龄、囊肿性质等综合选择。
一、卵巢囊肿的定义及分类
卵巢囊肿是广义上卵巢肿瘤的一种,各年龄段均可患病,但以20-50岁最多见。它可分为生理性囊肿和病理性囊肿,生理性囊肿多与月经周期有关,如卵泡囊肿、黄体囊肿等;病理性囊肿则包括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等。
二、不同情况卵巢囊肿需手术治疗的标准
(一)生理性囊肿
1.一般观察情况:对于直径小于5cm的生理性囊肿,尤其是发生在育龄女性月经周期中的,可先进行观察,一般建议在月经干净后复查超声,因为部分生理性囊肿可在2-3个月经周期后自行消退。例如,卵泡囊肿通常在月经周期的卵泡期形成,随着月经周期进展,若未受孕,到黄体期可能自行萎缩消失。
2.需手术情况:若生理性囊肿直径大于5cm,且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经周期,此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因为持续存在的生理性囊肿有发生破裂、扭转等并发症的风险,破裂可能引起盆腔内出血、感染等,扭转则会导致卵巢缺血坏死。
(二)病理性囊肿
1.直径标准:对于直径大于5cm的病理性卵巢囊肿,一般建议手术治疗。例如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等,随着囊肿增大,发生恶变的风险也会增加,而且较大的囊肿更容易发生破裂、扭转等急腹症情况。对于巧克力囊肿,即使直径小于5cm,但如果患者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不孕等症状,也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因为巧克力囊肿会不断侵蚀卵巢组织,影响卵巢功能和生育能力。
2.伴随症状情况:如果卵巢囊肿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且经保守治疗无缓解,即使囊肿直径未达到5cm,也需要考虑手术。例如囊肿扭转引起的急性腹痛,不管囊肿大小,都需要紧急手术解除扭转,挽救卵巢功能。
三、不同人群卵巢囊肿手术治疗的特殊考虑
(一)育龄女性
1.生育需求:对于有生育需求的育龄女性,在考虑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时,需要尽量保留卵巢功能。手术方式的选择会优先考虑囊肿剔除术,而非患侧卵巢切除术,以最大程度保留正常卵巢组织,提高受孕几率。例如对于巧克力囊肿患者,若有生育要求,可行巧克力囊肿剔除术,术后积极促排卵等治疗帮助受孕。
2.激素影响:育龄女性的卵巢功能受激素水平影响较大,手术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操作损伤卵巢血供,以免影响日后的月经周期和生育功能。
(二)绝经后女性
1.恶变风险:绝经后女性卵巢囊肿恶变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对于绝经后发现的卵巢囊肿,即使直径小于5cm,也需要密切关注,若有增大趋势或怀疑有恶变可能,应尽早手术。因为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囊肿发生恶性病变的概率增加,如黏液性囊腺瘤恶变概率相对较高,需要及时处理。
2.身体耐受性:绝经后女性身体各器官功能有所减退,手术前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手术方式的选择也会根据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调整,尽量选择对身体创伤较小的手术方式,但对于明确有恶变倾向的囊肿,仍需进行规范的肿瘤根治性手术相关准备。
四、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方式及选择依据
(一)手术方式
1.腹腔镜手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对于大多数直径小于10cm的卵巢囊肿,尤其是良性囊肿,可选择腹腔镜下囊肿剔除术。通过在腹部打几个小孔,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将囊肿去除,保留卵巢组织。
2.开腹手术:适用于囊肿较大、怀疑有恶变、腹腔镜手术难以完成操作(如囊肿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等情况)的患者。开腹手术可以更直观地观察盆腔情况,彻底进行手术操作,但创伤相对较大,恢复时间较长。
(二)选择依据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囊肿性质、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等综合因素来选择手术方式。例如,对于年轻、囊肿为良性且直径较小的患者,优先选择腹腔镜手术;而对于年龄较大、囊肿怀疑恶变、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的患者,则多考虑开腹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