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可通过观察症状表现,如阴道出血、阴道排液等初步发现问题,然后进行宫颈涂片检查(TCT)、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当TCT或HPV检测异常等情况时进行阴道镜检查,最后通过宫颈活检确诊,不同人群筛查策略不同,自测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诊断。
一、观察症状表现
1.阴道出血
年龄与性别因素: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尤其是30岁以上的女性,要关注阴道出血情况。非经期的阴道出血,如性交后出血(包括妇科检查后)、绝经后阴道再次出血都需警惕。年轻女性若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等也不能忽视。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宫颈癌患者约80%-85%有阴道不规则出血表现。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的女性,宫颈癌的发病风险可能增加,同时吸烟可能会影响身体对异常症状的察觉和重视程度,因为吸烟相关的身体不适可能会掩盖宫颈癌相关症状。
2.阴道排液
不同人群表现:患者常诉阴道排液增多,可呈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对于绝经后女性,若出现异常的阴道排液,更应提高警惕。有性生活的女性如果发现阴道排液性质、量、气味等与以往不同,持续时间较长,也需要引起重视。比如,部分宫颈癌患者的排液会随着病情进展而逐渐增多,且气味逐渐异常。
二、进行宫颈涂片检查(TCT)
1.检查方法
适用人群:有性生活的女性,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定期进行TCT检查。一般建议21岁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开始进行宫颈癌筛查,21-29岁可每3年做一次TCT;30-65岁可联合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每5年一次,或者单独做TCT每3年一次。
检查意义:TCT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它可以发现宫颈细胞是否有异常变化,如是否有癌细胞或癌前病变细胞等。通过TCT检查能初步筛查出可能患有宫颈癌或癌前病变的人群。
三、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
1.检测原理与意义
人群覆盖: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有关。所以,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HPV检测也是重要的筛查手段。尤其是30岁以上的女性,联合TCT和HPV检测能提高筛查的准确性。
检测结果判断:如果检测出高危型HPV阳性,尤其是高危型HPV16、18型持续感染,那么患宫颈癌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等检查来明确宫颈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女性感染HPV是一过性的,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可清除病毒,只有少数会持续感染发展为癌前病变或癌症。
四、阴道镜检查
1.检查指征
当TCT或HPV检测异常时:如果TCT提示有上皮内病变,或者HPV检测高危型阳性,就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例如,TCT报告显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以上,或者HPV16、18型阳性,都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特殊人群情况:对于有宫颈癌家族史的女性,或者既往有宫颈病变病史的女性,即使TCT和HPV检测暂时正常,也可能根据医生判断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因为这类人群属于宫颈癌高危人群,阴道镜检查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宫颈局部情况,发现肉眼不易察觉的病变。
2.检查过程:阴道镜检查是将阴道镜镜头放入阴道内,放大宫颈等部位的图像,观察宫颈上皮和血管的变化,若发现可疑病变部位,可在病变部位取活检送病理检查,以明确是否有宫颈癌或癌前病变。
五、宫颈活检
1.活检目的
确诊依据:宫颈活检是确诊宫颈癌的金标准。当阴道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变部位时,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等,判断是否为癌细胞,以及癌细胞的分化程度等,从而明确是否患有宫颈癌以及宫颈癌的具体类型等。
病情评估:宫颈活检的结果对于制定后续治疗方案非常重要,根据活检结果可以判断宫颈癌的分期等情况,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例如,活检显示为原位癌还是浸润癌等不同情况,治疗方案会有很大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自测只是初步发现可疑情况,一旦自测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不能仅仅依靠自测来确诊宫颈癌。同时,不同人群的宫颈癌筛查策略可能会有所不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宫颈癌筛查。



